中西(英美)老年期刊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西(英美)老年期刊对比研究
【摘要】:随着21世纪社会老龄化第一个高峰期的到来,广大老年群体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也进一步凸现出来。2013年2月27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发布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我国首部老龄事业发展状况蓝皮书,蓝皮书中重点提到“中国要重视发展老年文化事业,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充分表明我国高度重视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老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客观上为老年类媒体打开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老年期刊——作为与老年群体接触最广泛、最紧密的媒介之一,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老年群体办好各类老年期刊。然而,目前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看,我国的老年期刊都难以满足老年群体多元化的精神需求,甚至有些省份至今还没有创办老年期刊。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庞大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是我国现有老年期刊数量的遗乏和质量的参差不齐,面对当前这一突出的供需矛盾,学界和业界都必须给以极大的关注和思考。 本研究首先阐释了催生老年期刊应运而生的人口老龄化背景,然后在此基础上简要梳理了我国有关老年期刊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而对国内老年期刊进行了历史性回顾,分析并界定了我国老年期刊的概念、分类和发展特点;尔后,分析并概述了英美两国老年期刊的发展概况,分别选取了两国最具代表性的两份老年期刊——美国的《AARP》和英国的《Saga》,同《老同志之友》(中国发行量最大的老年期刊)进行比较分析,从老年期刊的办刊理念(定位、内容、风格)、经营管理(市场、品牌、发行)、产业支持等方面进行全方面对比研究,找出我国和西方老年期刊在这三个方面存在的具体差异。最后,以期通过中西(英美)方老年期刊的分析比较,,探讨老年期刊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和未来前景。
【关键词】:老年期刊 对比研究 发展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37.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7
- 1 绪论7-11
- 1.1 研究缘起7-9
- 1.2 研究综述9-11
- 1.3 研究方法11
- 2 中国老年期刊发展概述11-18
- 2.1 老年期刊的概念界定11-12
- 2.2 老年期刊的类别12-16
- 2.3 中国老年期刊的发展特点16-18
- 3 中西老年期刊对比18-32
- 3.1 中西老年期刊办刊理念对比20-25
- 3.2 中西老年期刊经营管理对比25-29
- 3.3 中西老年期刊产业支持对比29-32
- 4 中国老年期刊的发展策略32-37
- 4.1 细分读者市场,明确读者定位32-33
- 4.2 创新内容风格,体现个性特色33-34
- 4.3 发掘市场潜力,重视品牌和广告34-35
- 4.4 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发行渠道35-37
- 5 结束语37-38
- 尾注38-39
- 参考文献39-42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42-43
- 后记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乐平;中国期刊的“跨国经营”战略设计[J];出版发行研究;2001年08期
2 战雅生;期刊业将迎接入世洗礼[J];经济论坛;2001年19期
3 何志文;面向市场 做大做强——广东、湖北期刊业考察见闻[J];新闻界;2001年04期
4 宋晓兰;海峡两岸期刊业概述[J];中国出版;2001年02期
5 曹彦;关于我国期刊业应对“入世”后挑战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贸;2001年03期
6 吴金雁;期刊系统工程:规模 结构 质量[J];呼兰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7 黄卫来;现代期刊业发展的10个趋势[J];中国出版;2002年01期
8 张木生;差距就是机遇 危机就是商机——中美期刊业比较及对税务期刊集团发展的思考[J];中国税务;2002年11期
9 罗贻乐;人才:期刊业的战略思考[J];传媒;2002年10期
10 卢新宁;曾庆香;;期刊业如何更上一层楼[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峰;;当前我国期刊业发展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A];中国编辑研究(2005)[C];2005年
2 保尔曼;;竞争环境日益严峻——国际期刊业走势展望[A];中国期刊发展趋势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邢海涛;李华翔;;浅谈期刊业面临的环境及其生存手段[A];第二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方波;;我国教育类期刊业营销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5 王博;;试论期刊的风格[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7辑[C];2005年
6 贺谊;;期刊核心竞争力探微[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7 李靖波;曹伏良;;期刊现状及其品牌经营策略分析[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郭志杰;;“两岸”框架内的选题开发[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仲一;;期刊业应树立危机意识与反危机意识[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任晓锋;;适应“双重性”特征 构建期刊质量管理体系[A];出版科学探索(第8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乐平;近观中国期刊市场走势[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2 余昌祥;改善期刊发展环境[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3 陈笑 嘉理产业投资管理公司媒体分析师;期刊的“非典”化生存[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王燕枫;期刊挟风而来[N];新闻出版报;2000年
5 记者 王燕枫;《中国出版》举办期刊业未来走势研讨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6 康建中;中国期刊向何处?[N];中华新闻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叶青;我国期刊业在改革创新中走向繁荣[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吴小雁;我国期刊业 悄然回归“读字时代”?[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庞沁文;集群化——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晋雅芬;中国期刊 海外赢得一片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丹;凤眼看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应红;中国女性期刊的生存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陈琳琳;中国期刊市场化营运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平静;时尚期刊的品牌战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晓蕾;北京地区期刊发展的比较优势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7年
6 代媛媛;读者与选题:女性期刊出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庞远燕;我国少儿期刊同质现象探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8年
8 王萌;我国财经期刊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清学;入世后中国期刊走势分析与应对措施[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劲;人民邮电出版社集邮类期刊的变革与出路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73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87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