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7 22:14
1840年以来,留学教育逐渐地发展起来。1901年,四川开启了留学日本的活动。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四川的留日学生逐渐增加。教育的发展为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实践培育了力量。留学生、本土接受各个层次教育的青年成为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实践的主力。王右木率先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活动,并逐步扩大其活动范围。随着恽代英等人入川,四川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渐成扩大之势。1922年,四川的团组织逐渐建立起来,并着重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扩大,可是在特殊的地缘政治格局下,其传播和实践受到极大制约。四川的团组织迎难而上,推动组织规模的扩大,并进而建立了党组织,它推动了国共合作在四川的实现。杨闇公等人审时度势,运用比较灵活的策略,1926年底,发动了泸顺起义,极大地打击了军阀势力。然而,也让其处境更加危险。军阀与地方团阀势力结合,共同制造了“三·三一”惨案,它的发生,导致了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实践遭受重大挫折。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实践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1.2.1 1978 —2002年主要研究成果评介
1.2.2 2003 -2019年主要研究成果评介
1.3 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基本思路
1.3.1 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含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2 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1 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的接触、接受及困难
2.2 留法学生、本土知识青年和四川早期的马克思主义
2.3 传播的方式
2.3.1 组织和参与马克思主义学会
2.3.2 利用报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
3 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之初步实践
3.1 四川团组织的建立
3.2 团组织的活动及其制约因素
3.2.1 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3.2.2 制约因素:团组织的实态及客观环境
4 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之深入实践
4.1 建立四川党组织:实践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
4.2 国共合作在四川
4.3 泸顺起义:实践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
5 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实践的挫折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崛起[J]. 陈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6)
[2]试论中共早期农民运动对民团的争取与改造——四川早期党团组织改造民团的历史考察[J]. 简奕. 中共党史研究. 2017(01)
[3]“三三一”惨案寻踪[J]. 胡平原. 文史天地. 2016(02)
[4]“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学术研讨会”述要[J]. 刘志平. 中共党史研究. 2011(09)
[5]中共早期历史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以1921-1927年四川为例[J]. 黄天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6]大革命时期中共在四川的军运工作再认识——以统一战线为视角[J]. 张玲,王小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7]中政会与国民党最高权力的轮替(1924—1927)[J]. 王奇生. 历史研究. 2008(03)
[8]论大革命时期党在四川地区开展的军事工作[J]. 陈洪. 中共党史研究. 2007(05)
[9]中共重庆地委军运工作研究述评[J]. 陈洪.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10]吴玉章与四川第一次国共合作[J]. 钟小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本文编号:3124285
【文章来源】: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1.2.1 1978 —2002年主要研究成果评介
1.2.2 2003 -2019年主要研究成果评介
1.3 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基本思路
1.3.1 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含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2 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1 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的接触、接受及困难
2.2 留法学生、本土知识青年和四川早期的马克思主义
2.3 传播的方式
2.3.1 组织和参与马克思主义学会
2.3.2 利用报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
3 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之初步实践
3.1 四川团组织的建立
3.2 团组织的活动及其制约因素
3.2.1 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3.2.2 制约因素:团组织的实态及客观环境
4 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之深入实践
4.1 建立四川党组织:实践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
4.2 国共合作在四川
4.3 泸顺起义:实践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
5 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实践的挫折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崛起[J]. 陈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6)
[2]试论中共早期农民运动对民团的争取与改造——四川早期党团组织改造民团的历史考察[J]. 简奕. 中共党史研究. 2017(01)
[3]“三三一”惨案寻踪[J]. 胡平原. 文史天地. 2016(02)
[4]“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学术研讨会”述要[J]. 刘志平. 中共党史研究. 2011(09)
[5]中共早期历史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以1921-1927年四川为例[J]. 黄天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6]大革命时期中共在四川的军运工作再认识——以统一战线为视角[J]. 张玲,王小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7]中政会与国民党最高权力的轮替(1924—1927)[J]. 王奇生. 历史研究. 2008(03)
[8]论大革命时期党在四川地区开展的军事工作[J]. 陈洪. 中共党史研究. 2007(05)
[9]中共重庆地委军运工作研究述评[J]. 陈洪.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10]吴玉章与四川第一次国共合作[J]. 钟小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本文编号:3124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12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