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再组织化与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治理创新——以贵州G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的村治实践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7 05:47
  加强和创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贵州G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的村治实践探索则在这方面提供了经验案例。"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模式源于当地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它在不改变当前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前提下,通过单元重构、精英再造、利益联结、监督考核和村规民约等机制创新和制度安排,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质的"农民再组织化"实践路径,其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化解基层内部矛盾,促进乡村脱贫与振兴和深化村民自治的探索与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成为破解和走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治理困境的一个创新探索,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农村基层治理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1(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G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模式的现实背景:传统行政村管理的困境
    (一)村组合并后出现的管理范围过大影响自治效果
    (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不畅
    (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四)基层社会矛盾多样频发
三、机制创新:贵州G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的村治实践分析
    (一)“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村治模式的兴起
    (二)运作机制及实践逻辑
        1.农村基层治理单元重构:村治主体开展有效治理活动的前提
        2.乡村精英再造:村庄活动有效运转的治理资源
        3.利益关联构建:村落共同体建设的动力机制
        4.监督考核:加强工作绩效的外在激励
        5.村规民约:传统民族文化的内在约束
四、G县“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治理模式的实践成效
    (一)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二)提升了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三)有效化解农村基层内部矛盾纠纷
    (四)促进村民自治的深化和探索
    (五)抱团发展实现了乡村内生脱贫与振兴
五、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群众会”工作模式: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探索——以贵州省湄潭县金花村为例[J]. 周真刚,胡曼.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7)
[2]乡村治理的分宜模式:“党建+”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J]. 王海侠,孟庆国.  探索. 2016(01)
[3]遭遇发展的村落共同体:以贵州雷山县上郎德苗寨为例[J]. 曹端波,陈志永.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4]中国家户制传统与农村发展道路——以俄国、印度的村社传统为参照[J]. 徐勇.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8)
[5]农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J]. 仝志辉.  社会学研究. 2002(01)
[6]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J]. 贺雪峰.  政治学研究. 2000(03)



本文编号:3305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305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c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