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05:40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在新起点和新征程上,我国也将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新的形势对我国的政治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政治生态的优化也成了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关注点。在文化交融的大环境下,各种意识形态风起云涌,对我国政治生态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优化政治生态不仅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党和人民的要求。笔者运用文献综述法、历史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以政治生态为研究对象,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引言。通过资料整理,发现政治生态的相关文献颇多,并且发展政治生态是学者和社会高度重视的议题。本文从政治生态的理论,政治生态的概念,优化我国政治生态的必要性,我国政治生态的现状,我国政治生态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优化我国政治生态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对策这几个方面出发,整理了不同学者的观点。第一部分,政治生态的相关概述和理论依据。这一部分分为四大模块。首先,从生态的内涵入手,延伸至政治生态的涵义,并对政治生态概念进行解释;其次,辨析了政治生态与生态政治、生态文明、行政生态的概念;最后,论述了与政治生态相关的国内外理论,并将以下文论述的为依据。第二部分,优化我国政治生态的必要性。优化我国政治生态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工作,政治...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思维导图
随着“四个全面”进一步深入推进,影响政治生态比较浅层次的问题基本得到改善和解决,政治生态得到一定的优化。但是有小部分“优化”经不住推敲,我们应该深刻并且清楚地认识到有一些深层次的、经年已久的顽疾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影响政治生态旧病反复复发的问题依旧存在。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生态建设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新挑战和问题,比如政治主体的政治生态建设意识比较薄弱,在政治生态建设过程中制度链条不完整,生态建设中公权力腐败,再就是一些新旧文化思想观念的冲突等等。这些要素都会成为政治生态建设路途上的“绊脚石”。如今的国际形势对政治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制度、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应对自如,才能让政治生态建设的前瞻性进一步增强。因此我们还是要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挖掘政治生态建设路途中出现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把这些背后看不见的隐行者“揪出来”“铲除掉”,给政治生态建设铺一条健康科学的道路。这些所产生的问题之间的原因也是相互联系的,如图所示:(一)认识观念:政治主体的政治生态建设意识薄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卿秋军. 山东工会论坛. 2017(05)
[2]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 陈伊玲. 领导科学论坛. 2017(11)
[3]甄占民:对党忠诚的关键是坚守政治立场和政治追求[J]. 红旗文稿. 2017(13)
[4]对新常态下政治生态评价工作的思考[J]. 游志坚,汪建. 南方论刊. 2017(04)
[5]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路径——基于政治生态理论的研究视角[J]. 史艳柳.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7(02)
[6]实现“不想腐”的目标要求与路径初探[J]. 李斌雄,江小燕.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7]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筑中国“政治新生态”能量系统[J]. 杨定明. 理论导刊. 2017(01)
[8]党内政治生态评价体系的构建[J]. 代江波. 决策与信息. 2017(01)
[9]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增强“四个意识”[J]. 谢方意. 宁波通讯. 2016(23)
[10]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索[J]. 王长海,李敏. 黑河学刊. 2016(06)
博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D]. 代江波.中共中央党校 2018
本文编号:3517517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思维导图
随着“四个全面”进一步深入推进,影响政治生态比较浅层次的问题基本得到改善和解决,政治生态得到一定的优化。但是有小部分“优化”经不住推敲,我们应该深刻并且清楚地认识到有一些深层次的、经年已久的顽疾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影响政治生态旧病反复复发的问题依旧存在。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生态建设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新挑战和问题,比如政治主体的政治生态建设意识比较薄弱,在政治生态建设过程中制度链条不完整,生态建设中公权力腐败,再就是一些新旧文化思想观念的冲突等等。这些要素都会成为政治生态建设路途上的“绊脚石”。如今的国际形势对政治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制度、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应对自如,才能让政治生态建设的前瞻性进一步增强。因此我们还是要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挖掘政治生态建设路途中出现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把这些背后看不见的隐行者“揪出来”“铲除掉”,给政治生态建设铺一条健康科学的道路。这些所产生的问题之间的原因也是相互联系的,如图所示:(一)认识观念:政治主体的政治生态建设意识薄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卿秋军. 山东工会论坛. 2017(05)
[2]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 陈伊玲. 领导科学论坛. 2017(11)
[3]甄占民:对党忠诚的关键是坚守政治立场和政治追求[J]. 红旗文稿. 2017(13)
[4]对新常态下政治生态评价工作的思考[J]. 游志坚,汪建. 南方论刊. 2017(04)
[5]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路径——基于政治生态理论的研究视角[J]. 史艳柳.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7(02)
[6]实现“不想腐”的目标要求与路径初探[J]. 李斌雄,江小燕.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7]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筑中国“政治新生态”能量系统[J]. 杨定明. 理论导刊. 2017(01)
[8]党内政治生态评价体系的构建[J]. 代江波. 决策与信息. 2017(01)
[9]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增强“四个意识”[J]. 谢方意. 宁波通讯. 2016(23)
[10]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索[J]. 王长海,李敏. 黑河学刊. 2016(06)
博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D]. 代江波.中共中央党校 2018
本文编号:3517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51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