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简析在非传统安全下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发布时间:2016-05-13 13:27

  论文摘要 非传统安全种类繁多、影响各不相同,其在当代威胁着国家与民族的独立与安全,而其中文化安全又是对于个人与民族而言影响深远的关乎价值观选择的重大方面,因此讨论如何在非传统安全背景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以应对文化问题危机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针对非传统安全的内容与特点、文化安全的特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浅论国家与个人应该秉有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营造文化安全的良好环境、保持文化自信与独立性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目标。

  论文关键词 非传统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软实力 文化创新

  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直至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发生,长达半个世纪左右的冷战两极格局正式解体,国际政治格局从美苏两极主导逐渐向着多极化过渡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在冷战背景下的对于主权国家(包括国家集团)而言可能发生传统的大规模性质战争、世界大战的概率大大减小,虽然地区热点问题仍旧层出不穷,并且地区热战也在不时上演着,但与此同时,非传统安全对于国家以及人类的威胁程度也在逐年上升。文化安全作为我国“五位一体”综合安全观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今天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与挑战,而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则自然成为了有效保障国家以及人民安全利益的关键。那么这也就对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一、非传统安全与国家文化安全

  (一)非传统安全的内容与特征
  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于传统安全(政治、军事与外交安全)而言的,从其涉及的领域划分,它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等等。就对象而言,可以将非传统安全划分为对于国家政权稳定的威胁以及对于个人人身与财产权利的威胁。非传统安全尽管形式多变,但仍旧围绕着传统安全领域的核心利益。
  非传统安全仍是人们必须面对的在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伴随着技术进步而带来的传统矛盾的新变化以及新型矛盾的显现。只不过这些新旧矛盾的集中频发有别于过去传统政治秩序结构中以国家为主体的安全范式,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正是国家与社会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进一步紧密与变化导致了非传统安全都会对国家造成切实的利益损害。
  非传统安全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1.多领域以及交互性。这指的是非传统安全不仅仅在社会中的各个层面上都有出现的可能性,更是强调初始单一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也会由于实际情况的影响而爆发出多领域特征。也就是说,相较于传统安全领域内的政治、军事与外交三者的相互作用而言,非传统安全在特定条件下会展现出多层次的爆发。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最终都会转化为传统安全问题。
  2.国际性与全球一体性。非传统安全中的许多领域都涉及到国际环境,而不是单个封闭的国家会遇到的问题。所以,即便是文化传统与发展状况相去甚远的两个国家也都有可能爆发同样的非传统安全危机。其还表现为国内外的非传统安全的相互渗透于转换,而这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国际合作是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必要条件。
  3.矛盾的推陈出新以及长期性。非传统安全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与矛盾大部分并不是在短时期之内凭空而生的,如果没有社会中相应问题的长期积累与潜伏,那么也就不会出现非传统安全问题爆发之后所带来的对于国家、社会、个人而言的巨大的冲击力了。
  4.文化的单一趋向以及权利的多种诉求。现代社会无疑是一个近乎于“零距离”的社会,由于信息工具的便利以及经济的全球化,更得益于现代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的普及,不同文化社会民众生活习惯之间的差异性与传统社会时期时相比已经减小了许多,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出生并成长起来的新生代更是如此。不同地域和文化群体之间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趋同的变化,而在这股力量与反文化趋同惯性的相互较量之中,不同个人以及群体基于各自理念的差异所诉求的权利也就变得多元化了。当主流价值或者官方话语无法完全包含这些诉求、无法占据主导地位时,突破既有的政治秩序结构就成为了利益诉求者们的选项之一。
  (二)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与内容
  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古代时由于通讯与交通工具的落后所以并未导致除了相邻文明军事冲突之外的大的冲突。但是军事冲突所带来的侵略战争中已经可以见到不止于对于土地、人口以及资源的物质掠夺,而且征服者也会将自身的文化加之于被征服者之上。文化同化的现象可以是通过武力实现的,也可以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达成的。
  文化安全的概念虽然早在古时就已出现,但是其真正变得十分突出是在近代资本主义的崛起以及全球殖民时代的到来之后。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的扩张不仅仅是相对于西方文明而言的异己文明的物质侵犯,更是通过殖民体系与武力输出而对他国的文化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于是“文化侵略”,即一个国家试图用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去影响甚至取代另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并最终达到他国在精神上成为本国附庸的行径,构成了文化安全问题的实质。而国家文化安全所需要防止的就是他国对本国的文化渗透以及文化侵略,也就是针对那些带有颠覆目的的消极作用对于国民的影响。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家文化安全虽然是要保护本国、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不被他国文化所颠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于传统文化的全盘肯定与坚持。传统文化虽然是奠定了我们今日文化习俗的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其中的不再适应具体国情、民情的部分是需要被淘汰掉的。而文化安全的关键则在于在这一吐故纳新的过程中,主导权——选择和判断权,是否掌握在国家主体、社会主体、公民主体的手中。
  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文字的安全。语言和文字是承载文化的最基本工具,是一国文化的直接体现,语言文字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与沉淀中逐渐成型并最终确定下来的。因此一国国家的兴亡常与其语言文字的兴亡相一致,殖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去除殖民地的母语影响,而灌输宗主国的语言与文字。这一目的是为了让殖民地人民尤其是新生代,从根本上割裂母国的文化,而一边倒向宗主国的文化习惯与价值认定。
  2.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的安全。风俗与生活是一个民族的区别于他者的重要标志,是该国社会秩序结构的基本内容。人们的行为与习惯均是受到本国文化传统的影响,而生活的方式决定了从民族意义上的个人与群体的归属,也就是说保有自身特色的风俗文化才是一个民族能够不仅仅限制于时间与空间而得以长久存续的原因。被迫失去了固有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自然是属于文化侵略的定义范畴。
  3.价值观念的安全。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风俗习惯,文化的本质在于其背后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是一个民族认识自身以及周边环境的历史经验所最终凝练出的价值判断,正是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决定了人们在与自身、他人、群体、自然等等方面的关联原则。各个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决定了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而核心价值是否能够维持并且发展则决定了国家文化安全维护的成功或失败。



  二、我国文化安全问题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一)我国文化安全问题
  当今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是在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前提下、在综合国力竞争的背景下存在的,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开放性的面前,多元化导向所引发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已经构成了对于我国文化核心价值而言的安全问题。我们文化的安全隐患同时来自于内部和外部,二者是相互作用的。那么针对以上提到的国家文化安全的三方面主要内容以及内外部因素,我们可以分别举出我国文化安全上的隐患。
  第一,出于要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与政治秩序结构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对于外语(主要是英语)的学习,成为了国家人才战略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作为应试环节以及高考环节中的重要科目而被人们所重视。姑且不论英语教育的成效如何,重视外语而相对轻视汉语与中文的学习已经影响到了新生代对于本国母语的掌握与使用的能力。且不论国人对于中文是否能够达到纯熟的应用,目前我国学生人群中存在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母语教育弱化、语言应用能力下降等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当然这与不完善的教育体系有关,但是值得我们警醒的是,缺少对于本国语言文化的兴趣与热爱才是中文与汉语的安全问题所需要解决的结症所在。
  第二,西方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对于世界而言的深远影响是其从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不同民族与国家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现代的生活方式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同时,现代化为我国带来的文化安全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传统习俗的逐渐弱化——我们可以通过设立相应节日、进行相应活动来保持传统,但无法否认的是这些习俗与习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与意义是正在逐渐边缘化的。消费主义带来的是生活领域内的种种革命,消费体现个人身份,人们通过消费来显示自己的存在。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
  第三,,最重要的问题终究还是人们价值观念在当代的转变。消费主义所催生的消费文化已然成为一种文化意识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其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背后更是在影响着人们传统价值观念,使之从节俭、量入为出的观念转向适度奢侈、适度透支。在不具备相应消费能力的情况下,观念上的消费主义使人们追求享受物质生活的丰裕性,而其所产生的负面作用自然是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对于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的侵蚀。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中所强调的是非正义在物质享受的绝对标准面前被部分人所抛弃,精神上的价值缺失不仅无法凭借物质所填补,反而在无德的状态中拥有财富、追求奢侈,本身就是对他人、社会以及国家造成了消极效应。从意识形态斗争新形式的角度而言,通过对个人物质利益的抽象鼓吹,人们的私欲得以受到极大的调动。不结合实际根据自身能力去寻找发家致富的道路,而是一味责怪转型时期国家相关机制的不完善,这就为其他非传统问题的滋生埋下了价值认同的隐患。
  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在政治层面上的设计是需要符合民主的理念的,但是民主并不一定就被局限在了西方的范式之中。我国有着自身独特的国情,而正是这一国情决定了人民民主才是最适合中国发展与现代化的选择。因此,在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化价值的同时我们必须注重自身相应能力的建设与完善,将政治层面的设计在社会层面来实现,而其在文化安全领域内就意味着加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
  (二)文化软实力建设
  “软实力”(Soft Power)一词首先出现在人们的眼中,还要归功于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的相关概念。1999年,奈在《软实力的挑战》一文中,将软实力定义为“一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即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力量获得其理想结果,能够使他人信服而自愿跟随,遵循你所制定的行为准则与制度,依你所愿行事。软实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的说服力。若一国可使自身立场在他人眼中具有吸引力,并鼓励别国依照寻求共存的方式,来加强用以界定其利益的国际制度,则无需扩展传统的经济和军事权力。”也就是说除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传统硬实力之外,文化精神领域内的国家实力对于一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安全而言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国家间的竞争以经济为基础、军事为手段、政治为核心,但随着热战技术进入到核武时代,以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动战争的成本一般要远高于能够从其中获得的收益。所以,即便是在东西方对峙紧张的冷战时期也并没有爆发全球范围内的世界大战,虽然军备竞赛是那个时代的主题,但是意识形态的宣传也被视为重要的竞争工具。那么在冷战结束之后,意识形态的较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面上东西方已经抛弃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在全球化的一体框架之内积极合作、共同发展。但是西方国家对于非西方国家的文化影响与渗透从没有真正停止过,凭借着其文化软实力的优势性,作为非西方国家之一的中国自然会在文化竞争中面临着文化的冲突所带来的较量。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底蕴,以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来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就是在实践领域内充分体现中国的文化优势,发扬其有益特点来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水平。
  那么,如何采取具体措施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以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呢?
  首先,从防止文化侵略与增强民族文化角度而言,一方面在网络通信技术发达的今天,国家应从技术手段上维护网络安全,防止他国文化传播品中的糟粕(如淫秽色情产品)来毒害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现阶段我国文化市场虽然显现出繁荣的一面,但是其仍旧处于成长阶段,还没有达到成熟期。国产的文化产品中虽然不乏优质作品,但是从总体而言还是不能够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国外的相关文化产品已然处于市场化运作下的成熟阶段,其中的差距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但是也正因为这一差距才更要显示出加快创作优秀国产文化产品、健全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另一方面,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好民族文化在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从而创作出与时俱进的优秀产品。由于存在着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断裂、国家管理社会过严、社会自主性缺失等实际问题,所以繁荣文化市场、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就成为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当今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潜力都是巨大的,所欠缺的不过是国产自主原创性的优质文化产品的数量罢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这就需要国家的政策与资源支持,以及社会本身的活跃度。
  其次,结合刚刚所述从国家主体以及个人主体而言,中国的国情是国家在其与社会的关系中长期处于强势地位,这表现在对于社会生活领域内的多方管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处理好的一大重要关系就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说国家应该将社会理应享有的自治权力交还。因为只有社会的相对自主性的得以实现,创新尤其是文化创新才能够具备一个优良的自发环境。而作为个人主体的人民则需要做到辨明是非、理性看待当代多元文化冲击下的价值选择,需要做到重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体现的道德精神。同时我们应当充分理解与尊重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群众所特有的文化精神需求,不应当以先入为主的姿态去判断具体文化价值观的优劣。
  最后,在以个人为主体的国际交往中、在文化的交流中保持文化自信与自觉,只有从个人开始树立正确的文化安全观,民族的文化凝聚力才得以拥有坚实的基础。

  三、结论

  在建设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国家一定需要制定一套能够得以付诸实现的战略计划以及做出相应的制度调整与创新。从传统中吸取文化精华,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与我国的战略发展道路,将文化创新的理念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不仅应当注重社会内部自身的修为,而且还要积极主动将中华文化的优秀一面通过有益的国际互动而令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也能够从中受益。
  拓宽我们的思路、打开我们的视野,文化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国家要通过教育、传媒等领域牢牢把握文化话语权的主动性,同时要鼓励社会充分进行传统文化的再创造,以及重视我们今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与作用。就目前我国的国情而论,文化安全问题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只有以创新为手段提升文化软实力,我国的文化安全才会得到最为根本的保障,而这一过程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过去的数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无论是处于兴盛繁荣的时期,还是处于衰贫战乱的时代,中华文化始终都以其特有的内涵与光辉照耀着中华民族的前进之路。所以对于未来的种种挑战,我们自当应该坚信其仍旧是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与宝贵财富。



本文编号:44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44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d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