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与经验

发布时间:2017-07-19 23:04

  本文关键词: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与经验


  更多相关文章: 十六大以来 中国共产党 粮食安全


【摘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建国以后,中国的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做到基本自给。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加深,隐藏的粮食危机不断被激化。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意识到在粮食不断丰收的背后是一连串日渐白热化的难题,构建一个高效完善的粮食安全体系刻不容缓。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有迹可循、循序渐进,有着牢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粮食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思想是其理论源泉,即使存在不足,也为后续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我国粮食安全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国内外挑战,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从连续颁布多个“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粮食产量与质量到严抓耕地数量与质量,建立政府与市场的长效机制思想,再到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战略措施,促进其法制化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本文将从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论基础、面临的挑战和重要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十六大以来 中国共产党 粮食安全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11;D2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导论10-18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10-11
  • 二、国内研究现状11-15
  • 三、研究内容(拟解决的问题)、独创或新颖之处15-16
  • 四、研究方法16
  • 五、基本概念界定16-18
  • 第一章 粮食安全概述18-27
  • 一、粮食安全思想的理论基础18-25
  • (一) 马克思恩格斯以粮食为本的农业思想18-19
  • (二) 列宁以农民为基础的农业思想19-20
  • (三)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粮食思想20-25
  • 二、粮食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意义25-27
  • (一) 粮食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经济意义25
  • (二) 粮食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政治意义25-26
  • (三) 粮食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军事意义26-27
  • 第二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27-37
  • 一、国内挑战27-33
  • (一)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资源环境恶化27-29
  • (二) 粮食供需矛盾突出29-31
  • (三) 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步缓慢31-32
  • (四) 政府的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完善32-33
  • 二、国际挑战33-37
  • (一) 国际环境恶化导致粮价暴涨33-34
  • (二) 生物燃料的快速发展34
  • (三)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34-35
  • (四) 政府政策的支持35-37
  • 第三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对策37-49
  • 一、国家连续出台多个中央“一号文件”,全方位稳定粮食生产37-41
  • (一) 把农民增收作为粮食丰产之“基”37-38
  • (二) 把耕地、水利工程作为粮食创收之“脉”38-39
  • (三) 把科技创新作为粮食发展之“力”39-40
  • (四) 把地方政府作为粮食安全之“责”40-41
  • 二、粮食安全被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41-44
  • (一) 第一个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成功编制41-42
  • (二) 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42
  • (三) 举办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42-43
  • (四) 新型战略目标的提出43-44
  • (五) 粮食安全被列入《国家安全法》44
  • 三、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44-46
  • (一) 完善粮食产销区对接机制44-45
  • (二) “互联网+”与粮食安全相结合45-46
  • 四、粮食安全被纳入法制化进程46-49
  • (一) 粮食安全相关法律条例的成功编制46-48
  • (二) 《粮食法》的逐步成形48-49
  • 第四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49-58
  • 一、主要成效49-53
  • (一) 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不断被完善49-50
  • (二) 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保障50-51
  • (三) “一带一路”共创粮食安全新局面,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51-53
  • 二、基本经验53-58
  • (一) 坚持党的领导,科学维护国家粮食安全53-54
  • (二) 坚守国家耕地红线,巩固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54-55
  • (三) 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提高粮食增产能力55-56
  • (四) 坚持农业进出口并重,推动粮食贸易平衡发展56-58
  • 结束语58-59
  • 参考文献59-64
  • 致谢64-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广华;我国目前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前沿;2001年17期

2 ;保障粮食安全要有新思路[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02期

3 张阳民;论我国的粮食安全及其保障措施[J];理论导刊;2002年10期

4 范军利;关注粮食安全[J];党政论坛;2003年12期

5 万宝瑞;;对粮食安全应未雨绸缪[J];红旗文稿;2004年20期

6 张勇;;“危机与对策:世界、拉美与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研讨会综述[J];拉丁美洲研究;2008年06期

7 万宝瑞;;深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年09期

8 宫希魁;;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治本之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12期

9 黄小红;;为了福建的粮食安全[J];政协天地;2010年04期

10 韩剑;;必须重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J];新长征;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A];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日程[A];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6:重大灾害链的演变过程、预测方法及对策[C];2008年

4 刘丽;;论贸易自由化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及中国的对策[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5 邵阳;;浅谈我国的粮食安全与使命[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姚成胜;;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研究现状及其趋势[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谭少华;倪绍祥;;江苏省粮食安全问题与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郭天财;;试论中国的小麦生产与国家粮食安全[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林芬;黄曦;;福建省粮食安全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讨[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10 赵明;李少昆;董志强;马兴林;;实施超高产工程确保粮食安全[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坤;确保粮食安全有不同的层次[N];中国水利报;2005年

2 吴天锡;粮食安全的新概念与新要求[N];农民日报;2001年

3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邓大才;粮食安全问题类型划分与对策[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4 邓大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理性应对不同类型的粮食安全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统计局;粮食安全得到保障[N];和田日报(汉);2012年

6 石少龙 湖南省粮食局副局长;“稳粮强农”再聚共识 力保国家粮食安全[N];粮油市场报;2012年

7 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灿民;致力粮油保供稳价 确保我市粮食安全[N];厦门日报;2012年

8 燕雄;粮食安全这根弦不能松[N];中国信息报;2012年

9 本报驻南非记者 苑基荣;中国多途径助力非洲粮食安全[N];人民日报;2012年

10 记者 舒薇;确保粮食安全 平抑粮食价格[N];长沙晚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博;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龚波;增强国家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的宏观政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3 乌玛尔(UMAR IJAZ AHMED);农村家庭粮食安全和市场进入能力[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吴志华;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以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D];河海大学;2002年

5 邓群钊;中部丘陵地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矛盾问题的系统分析[D];南昌大学;2006年

6 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放;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协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杜宇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公茂刚;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文先;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晓;粮食安全国际法律制度与我国的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王洋;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D];郑州大学;2009年

3 马国权;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和前景分析及其战略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立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5 刘玉婷;我国粮食安全复杂性问题的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梁宇;土地流转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7 刘宇;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分析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玲;基于粮食安全的市场调控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9 张小凤;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姚佳;山西省的粮食安全形势与对策[D];山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65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565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f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