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人们对熊类的认识和利用
本文关键词:历史时期人们对熊类的认识和利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陕西师范大学》 2009年
历史时期人们对熊类的认识和利用
滕馗
【摘要】: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环境变迁方面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动物是地理环境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活动能够反映出环境的质量及其变化,因而对动物的研究是有极大的意义的。本文选取熊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时期文献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历史时期人们对中国熊类的认识和利用情况。从而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此类研究的内容,以尝试在历史动物地理研究和熊类的保护方面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指导。 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一、该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的说明。历史动物地理研究是历史自然地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境变迁必然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分别在各自的层面上发挥着对塑造环境的作用。其中,人类的劳动生产活动在极大的程度上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产生着影响。熊类在地质时期就已经出现,史籍中有关它的记载较为丰富,尤其是我国各地区的方志记载保存的更为完备,这就为我国历史时期动物研究的进一步加深提供了条件。而目前对于历史时期我国熊类认知和利用状况的系统研究还比较薄弱,因为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作为支撑,这就为本文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总之,这项研究具有丰富历史自然地理学和环境变迁研究的理论意义,也有为生态恢复与保护以及动物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指导和历史借鉴的现实意义。 二、熊的种属及其形态特征。着重分析了熊类的种属类别,详细阐述了熊的形态和生态特征,以期对熊的形态特征作一个感性的铺垫,为下文从文献资料入手所做的历史时期熊类的甄别分析张本。 三、熊类的文化意义。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从古文字和熊的古代称谓入手,探讨了熊类刚毅勇猛、吉祥正义、不祥灾祸三方面的象征意义,对历史时期熊类认识状况进行了复原整理。中国是熊类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先民们对熊的认识很早就开始了,自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诞生以来,就有了关于熊的记录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所拥有的能力极大地增强,汉代的宫廷苑囿中已开始豢养熊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对熊的认识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一变得多样。最早从熊的体态、习性等方面开始认识熊,进而发展为对熊图腾的崇拜,最终将其纳入到完整的文化体系当中。 四、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熊类的利用。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从中药价值、食物资源、制革原料三个方面对熊类的利用状况进行论述,尤其是中药材利用方面是论述的重点,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内容。通过对文献记载中熊类利用情况的梳理,发现作为曾经广布于我国各地的熊类在历史上被人们广泛而深刻的利用着。 五、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在得出以上结论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如何使当地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协调发展的诸多思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928.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至军;;中国古代尚左尚右的历史及其原因[J];文教资料;2011年20期
2 马蓓蓓;薛东前;张雷;;历史时期关中地区都城迁移的资源环境驱动力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1年04期
3 照日格图;;历史的记忆 记忆的历史[J];乡音;2011年07期
4 邵道生;;你认为什么是潇洒?[J];领导文萃;2011年15期
5 杨煜达;;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十年:总结与展望[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03期
6 刘兴国;;自知的文化传薪者——对赵孟頫的历史定位[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09年11期
7 张慧芝;王尚义;;历史时期太原城市灾害管窥——基于方志史料的解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古多·韦斯特维勒;;启蒙的理念[J];文史知识;2011年07期
9 朱士光;;论地理环境对形成与完善城乡市场结构之基础作用——兼论中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在历史时期之变化[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黄晶;;用优雅玩转设计——关于莫娜·哈吉[J];美好生活(美兹);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介生;;历史时期中国人口迁移“法则(规律)”论纲[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阙维民;;杭城古桥梁——历史时期杭城水利的晴雨表[A];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景爱;;关于地质时期沙漠化的讨论[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4 赵善伦;;山东历史时期人口的增长与天然植被的消逝[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黄发平;何彤慧;;宁夏河东沙地历史时期水环境变化的现代启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任健美;王尚义;刘彩英;;山西省历史时期洪、旱灾害统计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王树根;姜昕;;我国双语教学的历史发展阶段综述[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锡涛;;历史时期晋江人才的兴衰变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邵天杰;赵景波;;历史时期黄河中游流域气候变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程弘毅;王乃昂;何彤慧;李育;赵强;;中国北方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研究——以古城废墟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端中;[N];酒泉日报;2008年
2 大年;[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3 杨伶;[N];人民日报;2007年
4 原建军 实习生 李楠 杨瑜;[N];西安日报;2005年
5 见习记者 胡馨婷 记者 郑炜君 通讯员 陈宽;[N];嘉兴日报;2007年
6 吕玉臣;[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员;[N];科技日报;2011年
8 尚志新;[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9 周然;[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冯孟钦;[N];中国文物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安徽;历史时期武陵山区药材产地分布变迁研究(618-1840)[D];西南大学;2011年
2 何彤慧;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冯文勇;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地区历史城市地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桑广书;黄土高原历史时期地貌与土壤侵蚀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程弘毅;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李钢;历史时期中国蝗灾记录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集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傅辉;明以来河南土地利用变化与人文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姚文波;历史时期董志塬地貌演变过程及其成因[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邵侃;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剑;明代密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馗;历史时期人们对熊类的认识和利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艳梅;《内蒙古日报》(蒙文版)历史概括[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高林强;区域历史人才地理分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帆;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论略[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新文;历史时期山西忻州地区城镇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刘丽英;河北省历史时期的荒漠化与成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钟春来;历史时期长江三峡主要农作物的嬗变与分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晏波;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端午风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林琴琼;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马克·吐温与他的两部《历险记》[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燕芳;历史时期丽江大研纳西族聚落形态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历史时期人们对熊类的认识和利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8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13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