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8 21:23

  本文关键词: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2年

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研究

钱璐  

【摘要】:历史时期山地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问题属于历史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范畴,也是历史灾害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由于人类对生态平衡破坏的加剧以及对资源不合理利用的增多,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规模越来越大,承灾体易损性和灾情也大大增强。而随着三峡工程的修建,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不过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的山地地质灾害问题,仍是历史自然地理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具有较大的开拓空间。基于此,本文将充分利用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史料,使用灾害学、历史地理学、统计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对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进行深入的探讨,揭示出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规律特征以及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变过程,以期弥补当前学界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同时也希望能够对今天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中长期预报起到一定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为绪言,主要说明了选题原由、选题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并对当前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二部分论述了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资料的来源、特点及其处理方法,制定了历史时期山地地质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划定了灾害等级,为后文的山地地质灾害史料参数化提供了依据。 第三部分笔者通过系统的收集和整理正史、方志、游记和文集等资料,得到了目前最为完整的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数据,建立了史籍记载山地地质灾害年表,复原重建了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时间序列,并利用确立的等级划分标准对山地地质灾害进行了等级评定。 第四部分从时间纬度和空间纬度探讨了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规律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来看,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资料数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清代民国时期,明代以前的很少。从空间维度来看,长江三峡地区的山地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云阳至宜昌一线。 第五部分从山地地质灾害社会属性的纬度探讨了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时空分布格局影响下的人地互动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防旱减灾的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928.6;P69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世彪,闾国年,盛业华;GIS技术在三峡库区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2 周明礼,陆业海,荣建东,骆培云;长江西陵峡链子崖危岩体稳定性的初步分析[J];地壳形变与地震;1983年02期

3 葛全胜,张丕远;历史文献中气候信息的评价[J];地理学报;1990年01期

4 杨达源,李徐生,冯立梅,姜洪涛;长江三峡库区崩塌滑坡的初步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2年02期

5 葛剑雄;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6期

6 艾训儒,刘论文;三峡库区东段自然灾害史与库区生态治理对策分析[J];湖南林业科技;2005年03期

7 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经济地理;1991年03期

8 周魁一;郭涛;;长江三峡山崩史实初探[J];农业考古;1983年02期

9 夏明方;从清末灾害群发期看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条件──灾荒与洋务运动研究之一[J];清史研究;1998年01期

10 林承坤;初论长江三峡蒿子坪山崩与山崩型泥石流[J];山地研究;198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媛媛;;明清徽州水旱灾害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2 王开队;;现代历史地理学对当前淮河流域史研究的启示[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3 鲁春梅,王丽平;民国二十三年的《人言》周刊[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程中玲;徐刚;孔圆圆;刘成;杨娟;;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5 张子端;王建力;何潇;唐亮亮;;陕西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6 黎遗业;;广西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形成及治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7 夏健;王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对农村聚落形态演化的影响分析——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8 张文华;;淮河流域汉唐时期农业灾害发展的基本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9 张文华;;淮河流域汉唐时期蝗灾的时空分布特征——淮河流域历史农业灾害研究之二[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10 吴永;何思明;李新坡;;四川滑坡灾害的特点·成因及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鹏;宋传中;;安徽两淮地区采矿塌陷灾害研究与生态保护措施[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金宝森;;浅谈我国泥石流分布情况与防治——民政部门应对舟曲泥石流所采取的措施[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吴启琳;;明成化、弘治时期的地方豪强与地方社会——以《皇明条法事类纂》为核心的考察[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余继平;;涪陵陈氏庄园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意蕴[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潘玉君;;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6 丁海斌;陈凡;;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丁海斌;陈凡;;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8 那玉林;;试论区域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体系[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9 白世彪;闾国年;盛业华;;GIS技术在三峡库区滑坡影响因子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宋建军;邵龙义;储成玲;叶剑平;孟繁瑜;;中国城市地质问题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骏;多孔介质中胶体行为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赵昕;海洋灾害补偿基金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石云龙;基于CAS理论的地震紧急救援系统模型构建与模拟仿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7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巩芳;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10 宫漫;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地资源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巧;基于减灾理念下的温黄平原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兰;中山沙田水乡聚落户外空间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武炜;煤矿井下火灾事故人员逃生可视化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铁丽;先秦时期黄河水患述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雪;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毕作庆;大平煤矿矿井涌水量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陈松;深部采场矿震监测定位系统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初影;采煤诱发地表裂缝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王雪峰;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罗灿;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仕慧;从清末四川自然灾害的危害看环保的重要性[J];成都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2 蒋昭侠;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战略[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2期

3 汪华斌,吴树仁,汪稔;长江三峡库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年02期

4 张永兴,文海家,陈云;库区地质灾害及环境影响分析[J];重庆建筑;2005年06期

5 唐润明;抗战时期重庆的人口变迁及影响[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6 张丕远,龚高法;十六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特征[J];地理学报;1979年03期

7 王静爱,史培军,朱骊;中国主要自然致灾因子的区域分异[J];地理学报;1994年01期

8 葛全胜,王维强;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J];地理研究;1995年04期

9 戴福初,李军;地理信息系统在滑坡灾害研究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0年01期

10 杨达源,李徐生,冯立梅,姜洪涛;长江三峡库区崩塌滑坡的初步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伟兵;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动物的历史分布与变迁[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陈文武;任晓明;;论三峡地区美术在三峡文化研究中的现实意义[J];三峡文化研究丛刊;2003年00期

3 郑敬东;;长江三峡交通文化研究体系的理论架构[J];三峡文化研究;2007年00期

4 赵冬菊;;三峡地面文物保护抢救刍议[J];江汉考古;2009年02期

5 谭宗菊;丁建华;刘伟;华杨;;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建筑遗迹综述[J];三峡文化研究丛刊;2002年00期

6 张柏;;三峡:世界罕见的文化保护行动[J];中国三峡建设;2006年02期

7 陈文武;迟昆;;巴东天子岩手形岩画探谜[J];三峡文化研究;2006年00期

8 曹诗图;闫秦勤;;试论长江三峡水文化[J];三峡文化研究;2007年00期

9 郑宇飞;;长江三峡军事文化综述及开发利用研究[J];三峡文化研究;2007年00期

10 蒋坤富;张述林;陈鹏;唐为亮;;长江三峡文化地理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杰;陈炜;姜永见;沈德福;;我国湖泊资源与环境对全球变化的响应[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蔡彬;陈波;魏伦武;雷洪宇;;长江三峡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研究[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3 王有为;;长江三峡地区中药材资源状况及其产业化发展对策[A];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中药关键技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3年

4 陈步云;;长江三峡地区的均衡状态——试验均衡方法[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5 陈步云;李胜东;;长江三峡地区深部构造[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6 蒋福珍;;长江三峡地区构造运动背景探讨[A];《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7 朱学稳;;长江三峡地区喀斯特与洞穴研究的新发现[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胡海涛;易明初;;长江三峡地区地壳稳定性及水库诱发地震问题的探讨[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11)[C];1988年

9 孙叶;;长江三峡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球物理场研究[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0 陈学波;赵静娴;李金森;王恩福;司洪波;景鸿利;曹珏;董保峰;;长江三峡及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及其在区域构造中的意义[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立;[N];中国矿业报;2007年

2 特约记者 白文起 通讯员 周正茂 郑小兰;[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曹诗图 周宜君;[N];中国旅游报;2006年

4 小明 陈岩;[N];湖北日报;2007年

5 佘惠敏;[N];经济日报;2007年

6 何端中;[N];酒泉日报;2008年

7 刘虎;[N];人民日报;2005年

8 原建军 实习生 李楠 杨瑜;[N];西安日报;2005年

9 胡怀生;[N];中国水运报;2006年

10 王宁;[N];贵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芸;长江流域全新世以来环境考古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2 王瑞江;长江三峡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0年

3 万里强;长江三峡地区灌丛草地山羊放牧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4 何彤慧;毛乌素沙地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胡安徽;历史时期武陵山区药材产地分布变迁研究(618-1840)[D];西南大学;2011年

6 薜平拴;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陶卫宁;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启发;礼义新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璐;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张红兵;云南省山地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害[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3 钟春来;历史时期长江三峡主要农作物的嬗变与分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艳梅;《内蒙古日报》(蒙文版)历史概括[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胡俊杰;四川峨眉九里滑坡形成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晏波;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端午风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琴琼;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马克·吐温与他的两部《历险记》[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林强;区域历史人才地理分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燕芳;历史时期丽江大研纳西族聚落形态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程刚;琅邪王氏家族思想信仰之演变[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1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181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3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