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长寿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南地区长寿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15年
西南地区长寿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丹阳
【摘要】:以西南地区各省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年鉴为基础,从省级、市级、县级3个空间尺度,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SPSS、Microsoft Excel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1990-2010年间西南地区长寿水平的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长寿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西南地区百岁人口东北密、西南疏,并且这种格局持续加强。在省级尺度上,百岁人口比率始终以四川最高。市级尺度上,百岁人口数量和比率空间分布形态呈现多中心集聚性。县级尺度上分省来看,云南、贵州百岁人口南密北疏,四川西疏东密,重庆西密东疏。云南百岁人口比率的高值区分布在西南边缘地带;贵州分布在东南和西南部;四川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和成都平原;重庆分布在西部地区。高龄水平在省级尺度上,云南增幅最高。市级尺度上,高值区始终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县级尺度上分省来看,云南省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格局;贵州空间分布不稳定;四川高值区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和成都平原;重庆西部高、东部低。平均预期寿命西南地区低于全国。省级尺度上,重庆市上升最多。市级尺度上,预期寿命的高低值区分布格局较为稳定。县级尺度上分省看,云南省高值区范围扩大,重庆市高值区始终位于西部,贵州省高值区较为分散。长寿水平综合指标在省级尺度上以四川最高。市级尺度上,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县级尺度上,分省来看,云南长寿水平的最高区主要集聚在省域东部,贵州分布比较分散,重庆集聚于西部。(2)影响西南地区长寿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西南地区长寿水平受地形地貌格局制约明显。成都平原是西南地区最典型的长寿区,但高原山地也有长寿水平较高区的分布。西南地区长寿水平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并不显著。丰富的水源和优良的水质是西南地区百岁人口比率高于全国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富饶的森林资源是西双版纳州和贵阳市长寿水平保持较高的重要原因。而德宏州、怒江州较高的百岁人口比率离不开滇西地区当地丰富且优质的地热资源。优越的水土环境有益于健康长寿,反之则不利:横断山区的地市因土地多贫瘠、且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克山病严重,长寿水平自然不高。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高,文盲率低,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达的地区长寿水平更高。历史悠久的养生文化和孝道文化是促使某些地区长寿的重要因素。另外,合理的饮食结构、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寿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90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日邦,谭见安,王五一,杨林生,何洋;山东省长清县长寿村的生态环境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2 林岩,钟晓覃;性别、婚姻对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9年02期
3 程启东;气候对健康有影响[J];解放军健康;1998年05期
4 郑秋甫;;影响健康长寿的十大因素(一)[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5 李宁高;;对人类长寿的浅说[J];涟钢科技与管理;2013年03期
6 刘晓霞;邹小华;王兴中;;国外健康地理学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2年03期
7 原野,张秋霞,王莉莉;彭山区域长寿的环境因素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S1期
8 原野,王莉莉,张秋霞;个人及家庭因素对彭山老人健康长寿的影响[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S1期
9 冯怀珠;;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分析与预测[J];西北人口;2006年03期
10 龚胜生;中国古代长寿点区的地理分布及其环境背景的初步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俭;中国长寿之乡彭山老年生活方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晴晴;山东省长寿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其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高社;葛建军;;贵州省人口变动预测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2 徐友宁;张江华;刘瑞平;柯海岭;李育敬;;金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效应分析[J];中国地质;2007年04期
3 杨林生;王五一;谭见安;梁涛;董云社;;环境地理与人类健康研究成果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年09期
4 马婧婧;曾菊新;;中国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研究——以湖北钟祥为例[J];地理研究;2012年03期
5 田华;;环境铅对交通警察健康影响的现状及分析[J];临床医学;2008年04期
6 蔡慧;付小竹;葛淼;;百岁老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6年02期
7 张田生;生态与长寿——孙思邈生年541说的前提论证[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秦俊法,李增禧;中国微量元素研究二十年[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年12期
9 何艳微;张科利;王龙;冷剑;;出生缺陷高发区人发元素含量分析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年08期
10 秦俊法;;中国的百岁老人研究Ⅲ.百岁老人聚居区——中国长寿之乡的成因和评定[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东;许振成;;筛选并利用抗砷菌与蜈蚣草互作对砷污染土壤修复作用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梅紫青;海春旭;李录志;;紫阳茶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紫阳富硒茶综述[A];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虹鸥;吴旗韬;;广东省饮用水安全现状及对策[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4 薛然尹;;基于神经网络与地统计的男性儿童呼气高峰流量参考值的地理分布[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七卷)[C];2013年
5 杨绍芳;葛淼;李小平;何进伟;姜吉琳;许金辉;岑敏仪;张雯;刘新蕾;;中国6-12岁健康男孩脉搏参考值的地理环境分布[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6 杨绍芳;葛淼;李小平;王聪霞;贾珊;;6-12岁中国健康儿童脉搏参考值的地理分布研究[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洁;重金属铅胁迫下玉米苗期根系miRNA的鉴定及相关miRNA的表达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凯;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D];复旦大学;2006年
3 吴春发;复合污染土壤环境安全预测预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周立业;青海湖东普氏原羚及生境地微量元素季节变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5 孙少晨;基于数学模型的寒区河流水量水质联合调控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6 王兴明;淮南煤矸石堆积地重金属元素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洁丹;人口死亡率水平的数量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马婧婧;中国乡村长寿现象与人居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新楼;人感染禽流感和登革热时空分布与传播风险评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爽;华北平原特定地区土壤和植物重金属状况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付帅;湖南锡矿山重金属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D];南昌大学;2010年
3 孙亚楠;农村居民养老模式:“变”与“不变”[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常晓媛;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5 王澜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老方式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6 覃健敏;IGF-1R基因多态性及p16、p21蛋白水平与巴马长寿关系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王洪国;主要疾病对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张乾通;舟山渔场主要海产品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与评价[D];浙江大学;2011年
9 高明勇;湖北省长寿乡钟祥环境微量元素与长寿间关系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10 宋先杰;基于生命表法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古人平均预期寿命初探[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瑛;中国老年人口健康评价指标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孙洪文;;饮食、营养因素[J];长寿;2006年10期
3 王因为;城市离退休者的生活方式[J];城市问题;1989年03期
4 毛大钧,郑宝山,苏宏灿;鱼塘坝硒中毒的医学地理特征[J];地方病通报;1997年02期
5 李日邦,谭见安,王五一,杨林生,何洋;山东省长清县长寿村的生态环境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6 李海蓉,杨林生,王五一,谭见安;150年来中国鼠疫的医学地理评估[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1期
7 杨林生;李海蓉;李永华;王五一;谭见安;;医学地理和环境健康研究的主要领域与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8 赵安;蒋梅鑫;简敏菲;倪才英;;血吸虫病医学地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9 谭见安 ;郑达贤 ;朱文郁 ;李日邦;;我国大骨节病的地理流行病学特点和环境病因研究[J];地理科学;1985年01期
10 谭见安,李日邦,朱文郁;我国医学地理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展望[J];地理学报;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周华 通讯员 姜建彬;[N];光明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原野;;中国的区域长寿研究[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储环;华南地区人口长寿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丹阳;西南地区长寿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曲腾;长江下游省区长寿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晴晴;山东省长寿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其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相关作者
>陈丹阳 >储环
>王晴晴 >曲腾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西南地区长寿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4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0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