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_何仁伟

发布时间:2016-12-03 19:27

  本文关键词: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导读: 31卷8期何仁伟等: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1057能量交换,从而维持聚落生存和人口繁衍。乡村聚落正是靠系统的开放而不断地向其内部输入负熵能量、物质和信息产生负熵流而得以维持[32]。生态环境是乡村聚落存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负熵流

31卷8期何仁伟等: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1057

能量交换,从而维持聚落生存和人口繁衍。乡村聚落正是靠系统的开放而不断地向其内部输入负熵能量、物质和信息产生负熵流而得以维持[32]。生态环境是乡村聚落存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负熵流的大小控制着乡村聚落的演化。乡村聚落从环境吸取的负熵流总量肯定有一定限度,如果人类索取超过其阈值,就会导致环境支持系统的崩溃。因此,在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研究乡村聚落生态及其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刘邵权在《农村聚落生态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33],农村聚落生态学以农村聚落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农村聚落的结构、功能及演替过程。陈勇等认为,乡村聚落生态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聚落内部人类活动与环境和资源的生态关系及其互动反馈关系,从而指导人们开展聚落生态建设,为乡村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34]。以典型聚落作为实证对象,刘邵权等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对聚落自然演替状态和必要调控状态的生态环境质量及演化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分析[35];陈勇等认为通过种值薪炭林、发展沼气、推广省柴灶可减少对聚落森林资源的负面影响[36]。陈永林等论述了赣南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乡村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并提出了促进乡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7]。罗光杰等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岩溶山区聚落的分布格局变化对周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产生的影响,指出岩溶山区聚落的周边生态建设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38]。

目前,中国对乡村聚落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为促进庭院经济发展、改善乡村生产和生活环境而开展的对“农村庭院生态系统”和“村落生态系统”的研究,以及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居环境和“村级生态农业系统”和“生态村”的研究[39-41],对乡村聚落生态的研究更注重对现实村落生态问题的研究,较少论及生态建筑、生态社区等方面的内容[42],对人文环境与聚落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缺乏研究。

3.2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及其演化研究3.2.1乡村聚落空间特征研究

乡村聚落空间特征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乡村聚落体系的地域空间特征及其内在规律进行分析,它主要包括乡村聚落的规模(人口、用地)、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空间分布等方面的研究。①空间总体特征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为研究对象,王传胜

等运用GIS方法详尽探讨了坡地聚落的空间总体特征,并从区域发展视角分析坡地聚落空间特征的成因机制,认为昭通市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不合理发展方式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长期的贫困,应借助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屏障建设的契机,促进聚落体系有序、和谐发展[43]。②规模研究。惠怡安等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农村聚落功能体系,通过不同公共服务布置的"经济门槛"分析,探讨了聚落适宜规模的确定方法,并认为城乡聚落功能的完备程度是城乡差别最突出的表现,聚落功能的完善与聚落适宜规模间存在着客观联系[44]。③空间结构研究。范少言等认为目前乡村聚落空律,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规模与腹地、等级体系与形态、地点与位置、功能与用地组织、景观类型及区划等方向[45]。郭晓东等分析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新时期促进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46]。④空间形态研究。韩非等论述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基本特征、形态演变和发展类型,,探讨其发展机理和重建路径[47]。岳邦瑞等以新疆吐鲁番麻扎古村落为例,从聚落选址形态、聚落水平形态、聚落垂直形态、聚落要素形态4个方面,探讨基于水资源约束下的绿洲乡土聚落形态特征[48]。⑤空间分布研究。冯文兰等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山区聚落的空间聚集特征作了定量化分析,指出应采取适当的对策对空间分析不合理的聚落进行重建或迁建[49]。汤国安等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得出陕北榆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影响的基本特征[50]。3.2.2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研究

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及其驱动因子研究是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研究的主要内容。范少言认为,导致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乡村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并对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形态演变基本模式进行了阐述[51]。尹怀庭等对陕西3大地区传统的农业乡村聚落的形成及发展的空间类型、原因作了比较研究,并总结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变趋势[52]。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邢谷锐等认为,乡村聚落空间的演变受到用地、人口、产业、设施和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53]。基于动态模型的设计和GIS间结构研究的重点应揭示乡村聚落体系的演变规

第3 / 8页

上一页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3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03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e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