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6-12-31 17:33

  本文关键词:GIS在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24卷 第1期2008年1月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GeographyandGeo-InformationScienceVol.24 No.1January2008

GIS在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李 凡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广东佛山528000;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通过对文献的综合分析,总结了GIS应用于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考古和文化资源管理以及空间社会科学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我国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践。尽管在历史地理和文化地理研究中GIS应用仍面临一些问题,但它拥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国内历史地理和文化地理学者应该重新认识GIS的作用,开发适合的

GIS应用软件,搭建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平台,争取将GIS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应用纳入数字城市计划之中。

关键词:GIS;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08)01-0021-06

  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中两个

关系密切的分支学科。人文现象是历史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对象,文化地理学研究也离不开其历史属性,两者相互交叉形成了诸如历史文化地理或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随着当今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历史,,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得十分重要。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中,可将卫星图片、地图、文献资料、遗产及文化景观等按一定的格式化要求予以融合,建立历史文化地理数据库,进行信息的多元综合分析和应用,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成为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趋势。本文对我国内地及港台地区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梳理,为国内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提供借鉴。

在空间上的准确匹配,可进一步实现与现代地理空间数据的空间配准。其二,及数字化,特,GIS。所以

GIS在历史_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除部分古地图以,大多不具备这种概念,这样就存在古地图数字化的问题。王均等认为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古地图是区域与城市演变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在现代数字图像处理及制图技术的支持下,将古地图光学影像扫描为数字影像,根据一定数量的古今同名同址地物点进行图像纠正,实现古今地图的配准,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地图上的原始信息[1]。在清末,还有一些地图是引进科学的测量技术和经纬线网格后的产物。1878年编绘的《台湾前后山舆图》的经纬度网络以北京经度为起点,与现代地图存在偏差。台湾学者赖进贵等认为可根据《舆图》本身的经纬坐标交点定位,通过经度换算,进行地理坐标配准。但是,如果是没有经纬坐标的古地图,则无法使用绝对位置定位,只能改以特征点定位[2,3]。

(2)空间历史数据的管理和可视化。GIS提供了利用空间属性进行历史资料管理的新方法,GIS的可视化功能可以成为发布历史数据、历史研究成果的新媒介。王均等近年致力于历史地理学信息化的应用和发展研究。他不仅从理论上阐释了编制历史地理地图的若干问题,提出可以将历史信息划分为确切性信息和不确定信息进行处理;而且基于GIS数据处理技术,探讨了两汉时期人口数据库的建设,对清代陕西省内县级政区境界做了数字建库,

1 研究进展

1.1 GIS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历史地图资料的数字化。GIS在历史地理

学应用中首先面临的是历史地图资料数字化问题,概括起来有两种情况:其一,以现代编绘的历史地图集为准进行数字化。目前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底图基本是依据已经编辑出版的历史地图集,如《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历史地图集》和《山西省历史地图集》等。这些地图把历史上传统的空间信息转移到以现代地理坐标为基础的现代地图上,实现了古今要素

  收稿日期:2007-10-26; 修订日期:2007-11-27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5B31001001)  作者简介:李凡(1968-),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区域历史文化地理与GIS应用研究。E-mail:fslifan@


  本文关键词:GIS在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9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29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f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