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准入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地—丘陵过渡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云南大学》 2015年
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准入评价研究
毛志睿
【摘要】:乡村聚落的旅游开发是新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趋势,市场需求的强势助推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得乡村聚落的旅游开发“潮涌现象”和旅游村落发展“冷热不均现象”大量出现。另外,由于缺乏相关理论指导,乡村聚落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关于保护或开发、分期建设、开发强度等方面争论不休。鉴于此,需要在开发前期对广大乡村地区“是否适合开发旅游”进行甄别,对乡村聚落的旅游开发的初始条件做出明确定位,以改变乡村聚落旅游开发决策“无据”、乡村聚落旅游开发建设“无序”、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理论“无纲”的现象。 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分析与调查访谈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测度相结合、学科交叉与软件辅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阐明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进展与述评、研究基础与方法和研究思路与框架的基础上(第一章);以准入机制相关理论、旅游开发相关理论、旅游吸引力相关理论、开发适宜性相关理论为基础(第二章);原创性的提出了“乡村聚落旅游开发准入”的概念,并系统阐述了其内涵、功能、特征(第三章);同时,构建了由资源吸引力和开发适宜性耦合形成的准入评价模型,系统描述了观测指标的涵义(第四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运用熵值法分别对元阳哈尼梯田景观核心区周边56个村寨进行旅游吸引力和开发适宜性评价,进而运用IPA分析对二者进行4-S耦合,构建了符合元阳乡村聚落旅游开发实际的开发准入模型。在计量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准入模型的四种模式,用于甄别元阳哈尼梯田景区乡村聚落的旅游开发与否、开发时序和开发强度(第五章);最后,给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第六章)。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1)乡村聚落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包括乡村居住、生活、休息、劳动和进行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的空间集合。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依托具有“乡村性”的旅游资源所开展的各种旅游活动。乡村旅游资源指在乡村区域内,能够吸引旅游者并具有乡土性的乡村生态、乡村生活、乡村生产、乡村文化等自然和人文因素。乡村聚落旅游开发就是以乡村聚落为资源,通过开发和建设活动将旅游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过程。 (2)旅游开发准入评价指在旅游开发前,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条件的评估和判断,对该旅游资源是否适合开发进行的资格限制、认定的制度安排与设计。乡村聚落的旅游开发准入评价具有设立开发门槛、提高决策水平、降低投资风险、规范市场秩序的功能。 (3)乡村聚落的旅游开发准入评价模型主要由“乡村聚落旅游资源吸引力”和“乡村聚落旅游开发适宜性”两大维度指标构成。“乡村聚落旅游资源吸引力”用于表征乡村聚落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的必要性;“乡村聚落旅游开发适宜性”用于表征乡村聚落旅游资源自身开发的可行性,即是否适合开发。 (4)根据乡村聚落旅游资源吸引力和开发适宜性的大小不同,可划分为四种准入类型,即高吸引力高适宜性(HaHs)——优先开发型、低吸引力高适宜性(LaHs)——辅助开发型、低吸引力低适宜性(LaLs)——不宜开发型和高吸引力低适宜性(HaLs)——远期开发型。 (5)在元阳哈尼梯田景观区中的56个旅游村寨中,有11个属于优先开发型(HaHs),13个属于辅助开发型(LaHs),19个属于不宜开发型(LaLs),13个属于远期开发型(HaLs)。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弥补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理论的研究缺漏,提出了以“准入评价”为切入点的乡村旅游开发初始条件基础理论;创新了乡村聚落旅游资源评价理论,耦合评价乡村聚落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适宜性;为乡村聚落旅游开发决策提供理论指导,为乡村聚落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分期建设、开发强度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元阳哈尼梯田村寨旅游开发,并为其它地区乡村聚落旅游开发建设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把准入理论引入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研究中,提出并系统阐释乡村聚落旅游开发准入的内涵;回归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初始条件,即资源是否适合开发的问题,为乡村聚落的旅游规划与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丰富了准入评价理论和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F3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香荣;;节庆活动对旅游地的影响及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8期
2 李永乐;闵庆文;成升魁;王旭海;;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3 冯红英;;北方平原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讨——以河北省永清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4 袁洁;斯震;徐惠惠;;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景观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5 吴爱丽;;基于AHP的河北省乡村旅游资源评价——以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6 刘丹,侯茜;中国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商业研究;2005年12期
7 武艺,吴小根;试论LAC理论在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8 吴进群;陶媛;蒋瑜;宿程远;翟禄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桂林市城区旅游资源模糊综合评价[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谢彦君;以旅游城市作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10期
10 赵红红;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初探[J];城市规划;198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文俊;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马治鸾;成都地文景观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翌,董小丹;试论对民族旅游地居民进行旅游教育的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邓春梅;许金余;;坑道工程围岩稳定性可拓评价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3 龚海怒;;“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张凤云;黄玲;杨丽萍;;山东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5 朱惠兰;;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6 孙志国;王树婷;钟学斌;张敏;;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7 皮凤梅;王林秀;;徐州大洞山新农村建设BOT模式构建[J];安徽建筑;2010年06期
8 管兵中;卢松;;国内农业旅游研究述评[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9 王晶亮;;发展现代乡村旅游的作用与意义[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10 伍新蕾;张颖;;河源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岩;;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目标与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王海弘;;旅游学的学科发展之初探——混沌学的视角[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3 陈勇;;四川西部山区民族聚落生态分区研究[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传桐;;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策略研究——基于昌乐县营丘镇的调查[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何雨;袁梦如;陈燕;;乡村旅游吸引物评价与产品体系构建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6 杨苏;梁昌勇;赵惠芳;;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产业转移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孝鹏;李檬;胡传豪;;淮河文化视域下的管子运筹思想研究[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8 陈至杰;陈建新;;基于社会熵增效应的和谐社会理论初探[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胡立峰;林爱文;牛继强;;基于AHP的山西大寨旅游资源评价[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柳克俊;;充分发挥系统工程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娜莎;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谭红杨;生态旅游的公益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张晨;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罗艳菊;森林游憩区游憩冲击感知与游客体验之间的关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8 戴美琪;休闲农业旅游对农村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欧阳资文;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的生态效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朱佳俊;不确定可拓群决策优化方法及应用[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忠;服务质量与服务满意度关系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段然;鄂西南岩溶洞景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培成;养猪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耦合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雪连;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安全经济决策建模与仿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郑中波;三维警卫地理信息系统[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程峰;体育院校教育实习不充分耦合状态的因素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伟民;集安市旅游市场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广宇;广西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盖晓媛;杭州市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董梦琦;论我国融资租赁市场准入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勋;;特色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丁璞;朱玉碧;;农用土地流转现状及模式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3期
3 汪惠萍;王玉玲;;乡村旅游体验质量实证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7期
4 孙飒;;论体验经济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5 赵羽西;;中西方园林中植物配植的分析与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6 李永乐;闵庆文;成升魁;王旭海;;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7 张晶;李良军;;贵州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8 马治鸾;;成都市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9 余中元;陈婷;;海南省地表水体污染分布特征及生态省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10 梅燕;肖晓;;基于土地流转新政策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 魏小安;[N];中国旅游报;2001年
2 北京来也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杨振之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黄葵;[N];中国旅游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韩言铭;[N];中国经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运祥;分形理论及图像分形维数实时计算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2 董大海;基于顾客价值构建竞争优势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董孝斌;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分析评价及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4 高海霞;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及减少风险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秦嘉远;景观与生态美学—探索符合生态美之景观综合概念[D];东南大学;2006年
6 余压芳;生态博物馆理论在景观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娜;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振鹏;乡村景观分类的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李讴;成都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分析及改进[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敏娴;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吴巧新;长江三角洲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韩顺法;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彭钟;观光农业园景观审美特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张迪;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徐福英;基于城乡统筹的旅游业发展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10 张晓燕;我国自驾车旅游及其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怀庭,陈宗兴;陕西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及其演变[J];人文地理;1995年04期
2 邓先瑞;长江流域乡村聚落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3 吴必虎;张晶;;乡村聚落社会的形成、扩展与整合——苏北一个自然村的分析[J];农村经济与社会;1988年05期
4 李瑛,陈宗兴;陕南乡村聚落体系的空间分析[J];人文地理;1994年03期
5 邓育武;;湘南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变及优化对策[J];城乡建设;2014年01期
6 郭晓东;张启媛;马利邦;;山地—丘陵过渡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2年10期
7 范少言,陈宗兴;试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研究内容[J];经济地理;1995年02期
8 雷凌华;;乡村聚落景观生态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1期
9 马利邦;郭晓东;张启媛;;甘谷县乡村聚落时空布局特征及格局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13期
10 马亚利;李贵才;刘青;龚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研究评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力;;乡村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郭晓东;牛叔文;刘正广;;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以葫芦河流域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范霄鹏;;新乡村聚落的营建基础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任慧子;曹小曙;李丹;;乡村聚落历史空间演化及其内部关联网络——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汪晓春;梅耀林;段威;许珊珊;;城市时代乡村聚落空间特征、优化及规划对策——以金坛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6 孙健;;乡村聚落绿化的景观美学原则[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宋若蔚;;延续川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以都江堰某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8 刘安生;陈伟前;胡金燕;;常州市特色村庄规划引导浅论[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9 李扬;范霄鹏;;基于区域资源整合的新乡村聚落研究——旅游产业视野下的京郊新农村建设[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周复多;;乡村聚落的生态文化基础——文化名村规划布局的启示[A];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晓东;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褚兴彪;山东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模型构建与优化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3 毛志睿;乡村聚落旅游开发的准入评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4 雷振东;整合与重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朱炜;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浙北乡村聚落空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岳大鹏;陕北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发展与土壤侵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雪梅;诸神的居所—西部中国的信仰社区[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珍;类型学在豫西乡村聚落更新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姚尚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当代乡村聚落布点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3 周亮亮;金华市区乡村聚落空间集聚规律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祥熙;四川盆周山区乡村聚落发展度及其重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5 范宁;苏南新农村乡村聚落绿化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韩思;易县山区乡村聚落景观生态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陈海峰;512地震后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策略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林丽艳;青海古代乡村聚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苏小莲;当代移民背景下的乡村聚落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冀亚哲;基于最佳分析粒度的市域乡村聚落景观格局及其优化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山地—丘陵过渡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7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4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