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徐州乡镇外出人口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20:06

  本文关键词:徐州乡镇外出人口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户籍制度的“松动”,我国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其中大部分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口。外出务工人口输出区既是外出务工人口的来源地,也是劳务经济发生的根本,对输出地乡镇的发展、城镇化乃至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既是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劳动力大省,省内区域性差异明显,尤其是经济发展最为薄弱的苏北,农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问题仍旧很突出。 本文以经典人口迁移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2004年和2009年数据为支撑,,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江苏徐州各镇的外出务工人口输出区分布时空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总体上看,徐州乡镇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在波动中缓慢增加;从空间格局上看,外出人口呈现出东南部多、市区周边和西北部相对较小的格局,表现为由市区周边乡镇向徐州东部和南部的新沂市和睢宁县外出人口比重和2009年外出人口密度都逐渐增大;从外出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变化来看,2004年和2009年外出务工人口比重分布的格局基本不变,但密度分布格局基本相反,外出务工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2004年主要为徐州东南部,市区周边地区较小,而2009年则表现为邻近市区乡镇密度较大,周边地区密度较小;从动力机制来看,徐州外出务工人口受经济水平影响相对较大,但经济的影响不是唯一和绝对的,其他因素如交通因素、农业发展条件、农民自身年龄和文化水平等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现出外出务工人口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关键词】:外出务工人口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徐州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901;D631.42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图清单10-12
  • 表清单12-14
  • 1 绪论14-3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4-17
  • 1.1.1 研究背景14-15
  • 1.1.2 研究意义15-17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17-27
  • 1.2.1 国外相关研究17-21
  • 1.2.2 国内相关研究21-27
  • 1.2.3 国内外研究比较27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27-29
  • 1.3.1 研究内容27-28
  • 1.3.2 研究框架28-29
  • 1.4 研究方法29-30
  • 1.4.1 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29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29-30
  • 2 研究区概述30-40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30-31
  • 2.2 江苏省劳动力转移概况31
  • 2.3 徐州外出务工的概况31-40
  • 2.3.1 徐州概况31-34
  • 2.3.2 徐州外出务工特点34-37
  • 2.3.3 外出务工对徐州社会经济的影响37-38
  • 2.3.4 徐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38-40
  • 3 徐州外出务工人口在输出区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40-52
  • 3.1 指标说明40-41
  • 3.2 数据处理41
  • 3.3 外出务工人口输出区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41-52
  • 3.3.1 数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41-45
  • 3.3.2 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45-47
  • 3.3.3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及其变化47-49
  • 3.3.4 空间分布的重心及其变化49-52
  • 4 输出区外出务工人口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52-71
  • 4.1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52-65
  • 4.1.1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52-63
  • 4.1.2 交通因素63-65
  • 4.1.3 制度因素65
  • 4.1.4 其他外部因素65
  • 4.2 农民自身因素分析65-69
  • 4.2.1 研究方法65-66
  • 4.2.2 调查村镇简介66-67
  • 4.2.3 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67-69
  • 4.3 对策研究69-71
  • 4.3.1 加快“两化”同步发展步伐,促进外出务工人口就地转移69-70
  • 4.3.2 注重政府长效机制的建设,促进外出务工人口合理有序转移70
  • 4.3.3 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创建良好外出务工条件70
  • 4.3.4 提高外出务工人口综合素质,打造徐州外出务工品牌形象70-71
  • 5 研究结论71-74
  • 5.1 结论71-72
  • 5.1.1 外出务工人口在波动中缓慢增加71
  • 5.1.2 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部外出人口多、市区周边和西部相对少的格局71
  • 5.1.3 外出务工人口比重分布格局变化小,密度分布格局变化大71-72
  • 5.1.4 影响因素表现出以经济因素为主,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72
  • 5.2 创新之处72-73
  • 5.2.1 研究视角创新72
  • 5.2.2 政策创新72-73
  • 5.3 不足与展望73-74
  • 参考文献74-80
  • 附录:农村外出务工人口调查问卷80-84
  • 作者简历84-86
  • 学位论文数据集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文元;;振臂疾呼的马可[J];音乐世界;1984年09期

2 王恺;;徐州市的西汉兵马俑[J];江苏商论;1986年S1期

3 ;商业文苑[J];江苏商论;1988年04期

4 常青;;速度的诱惑——记徐州市高等级公路的建设[J];中国作家;1995年05期

5 周维宇;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记徐州市标准计量局局长张书安[J];城市质量监督;1997年08期

6 丁勇;李永正;刘振武;;妇孺三人命悬一线时……——记江苏省徐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见义勇为优秀民兵孟海平[J];中国民兵;2007年05期

7 徐家振;;《金瓶梅》与徐州关系密切[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诗咏徐州”诗歌大赛征稿启事[J];扬子江诗刊;2009年03期

9 ;“诗咏徐州”诗歌征稿启事[J];诗刊;2009年13期

10 ;继往开来 努力开创徐州钱币学会新局面[J];江苏钱币;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辉;李亚洲;金晓晨;;徐州市城区水情、雨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开发[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桂长生;;一个深受欢迎的老年社区——徐州市南郊老人公寓[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先领;李保忠;张艳红;李爱喜;;调查报告 关于徐州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村民自治的情况[A];基层民主建设理论研讨会交流论文[C];2000年

4 盛业华;杨升;佘路彤;;“数字徐州”工程的总体框架与实施策略[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江苏论坛文集[C];2001年

5 吴曾樾;胡仲清;连德元;;徐州市10年间院前急救伤害事故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6 李效顺;曲福田;张绍良;公云龙;李晶晶;;我国城市牺牲性、损耗性蔓延假说及其验证——以徐州市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罗云启;范敬兰;罗毅;;徐州市“数字化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施学瑞;杨勇;苏崇峰;;徐州市城市经济防洪标准浅析[A];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协作组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侯家福;;向中办报送信息要有怎样的特色[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10 李保杰;陈立志;于法展;;基于WebGIS的徐州市防汛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陶洁;高度负责做好工作[N];柳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蒋廷玉 本报实习生 许建华;听专家算人口与经济账[N];新华日报;2000年

3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陈卫;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回顾[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贺尔祥;坚持好作风 促进新跨越[N];黔西南日报;2009年

5 五大连池市人民政府市长 徐飞;划分人口功能区 建设美丽五大连池[N];黑龙江日报;2010年

6 记者 童海华;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成发展改革要务之一[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记者 王眉灵;市人口计生委 确保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N];成都日报;2011年

8 ;抓人口就是促发展 抓计生就是抓民生[N];广西日报;2011年

9 杨莎静;我市人口计生政策 100%兑现[N];江阴日报;2010年

10 ;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把握人口发展态势 强化区域统筹协作 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N];福建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强;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杨大森;科技、人口、土地互动机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文;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兰静;近代香港外来移民与香港城市社会发展(1841-1941)[D];暨南大学;2011年

5 赵良宇;环境·经济·社会[D];山东大学;2007年

6 渠爱雪;矿业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演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周念清;基于GIS的徐州市地下水资源管理研究[D];南京大学;2001年

8 刘尊志;徐州汉墓与汉代社会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杨振;中国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郑黎义;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瑞;徐州乡镇外出人口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2 吴连霞;江西省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达;徐州汉学讲堂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4 李永奎;太湖流域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1990- )[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施闻军;江苏省人口与经济统计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6 阿荣娜;内蒙古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周艳;四川省重点开发区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8 汪洋;塔里木河流域人口、经济重心转移及空间耦合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9 车群;清中叶以降浙南乡村家族人口与家族经济[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淑源;西北黄土台塬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路径[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徐州乡镇外出人口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62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6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