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共享发展视域下提升农民获得感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17:42
【摘要】: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全面提升农民获得感与党的宗旨、党长期执政的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共享发展理念与强农固本统筹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之中,不断提升农民在共建共享中的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建以提升农民获得感为导向的共享发展之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共同构筑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为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特别是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深化对共享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有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筑牢根基,有助于推动党的政治伦理观内在价值的提升。共享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农民获得感是经济发展获得感、政治善治获得感、精神文化获得感、公共福扯获得感、生态文明获得感的多维建构,两者在理论渊源和实践价值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与一致性,包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体现着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遵循,蕴含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统一于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在实现共享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下,研究农民获得感的提升契合了理论发展和实践建设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民获得感的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共享发展的内涵要求,仍然存在着问题与困境。本文以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升农民获得感为逻辑主线,紧紧围绕“共享发展与农民获得感的契合共进”“提升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怎么破解面临的问题”三条主线展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共享发展理念与农民获得感的基本问题,包括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与理论特质,获得感、农民获得感的概念诠释,以及对农民获得感的本质意蕴和基本特征的揭示,进而明确提升农民获得感的多维建构。第二部分致力于探究共享发展视域下提升农民获得感的思想渊源与契合关系。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契合关系,并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第三部分审视新时代提升农民获得感的主要成效和面临的问题,进而分析其深层次原因。第四部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基于全民共享,共同富裕观;全面共享,公平正义观;共建共享,发展惠农观;渐进共享,和合共生观这四大原则遵循,构建提升农民获得感的五大着力点:制度正义共享获得、经济发展共享获得、政治善治共享获得、精神文化共享获得、民生福祉共享获得。
【图文】:

多维度,农民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树立整体性意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破解城乡发逡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通过经济发展获得感、政治善治获得感、精神逡逑文化获得感、公共福祉获得感、生态文明获得感(如图1)等多维度建构,,为新时逡逑代农民追求美好生活树立基本尺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富裕、乡村振兴。逡逑1.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4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03届神学硕士学位论文[J];金陵神学志;2003年04期

2 ;金陵协和神学院 2010届神学硕士学位论文及指导老师[J];金陵神学志;2010年04期

3 ;2012届研究科毕业生申请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及导师一览表[J];金陵神学志;2012年Z2期

4 ;金陵协和神学院2011届研究科毕业生申请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及导师[J];金陵神学志;2011年Z1期

5 ;2009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及指导老师[J];金陵神学志;2009年04期

6 ;2005级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及指导老师[J];金陵神学志;2009年04期

7 ;2008届神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及指导老师名单[J];金陵神学志;2008年04期

8 任丽琼;王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举行首届联培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9 王刚锋;王睿莹;;市县两级地方人大代表履职状况研究——以10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样本[J];长江丛刊;2016年35期

10 张军雄;;涉海高校硕士学位论文文献计量与学术竞争力分析——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赤子(下旬);201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付丽丽;王瑞芳;;我国篮球硕士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2 周金华;;2011年毛泽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篇目辑览[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3 张春月;李晓奇;;基于FAHP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综合评判[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冯强;;宋辽夏金元童蒙文化研究目录[A];童蒙文化研究(第二卷)[C];2017年

5 贾瑞芳;刘素红;;2016年童蒙文化研究论著目录[A];童蒙文化研究(第二卷)[C];2017年

6 郭著章;;关于英汉“反复”辞格分类的几个问题[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四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刘哲;张大超;;2000~2010年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基本状况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8 张嘉园;;对外汉语教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情况的考察——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罗晓红;刘文娟;高Z

本文编号:2636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636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4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