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参与式民主视域下村级公共事务治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14:07
【摘要】:农村治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在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取代了人民公社时期“一大二公”、“吃大锅饭”的经营体制的背景下,农村社区的社会治理模式也随之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以往人民公社时期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三级式自上而下的管理组织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的村民民主参与的自治模式。农村治理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村民自治本身就是鼓励更多的村民和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到和自身息息相关的公共事务中来。可以说,村民和农村社会组织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治理不仅仅是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应有之义。随着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实践的推进、农村社区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农民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我国很多农村社区的村民权利义务意识在不断增强,对公共事务治理的参与热情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农村社区村级公共事务治理的民主参与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参与主体自身素质的提高、参与机制的设置与创新、相关制度政策的落实与完善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多方主体尤其是边缘群体的合理、有序以及制度化的参与无疑是实现农村社区村级公共事务治理走向共治与善治的有效途径。鉴于上述背景,本文围绕村级公共事务治理这个基点,结合参与式民主理论,从参与的视角来考察当前我国农村村级公共事务治理的现状,以期为我国村级公共事务治理实现共治与善治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文选取了位于安徽省砀山县关帝庙镇的L村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并以该村为案例,在考察该村公共事务治理方面所取得成绩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原因以及总结经验,寻求在推动参与式民主发展中优化村级公共事务治理的方法和路径,从而对完善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和农村民主参与机制在广大农村的实际运行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思考。本文主要采取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形式,对L村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个经验性的参照。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本论题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是对参与式民主和村级公共事务治理两个概念以及相关理论做出系统的界定和分析,并对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参与主体进行说明;第三部分是以L村为例,通过实地研究对该村村级公共事务治理的参与状况、相关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同时分析和总结我国村级公共事务治理的民主参与过程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并对其做出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探寻在推动参与式民主中优化村级公共事务治理的相关对策。本文所采用的分析视角——参与式民主理论是近年来国内开展民主政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从参与式民主的视角出发,引出村民民主参与这一维度来探讨和分析我国村级公共事务治理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这对于我国村级公共事务治理走向共治与善治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我国目前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其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而实现农村的发展、使农村治理走向共治和善治,最为关键的不仅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还要使广大农民、农村社会组织充分参与进来,这也是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082;D4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献忠;谢炜烨;黄玉梅;;权威多元化:现代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新愿景[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05期

2 温新民,左金风;公共事务治理中的管理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6期

3 王家峰;;公共事务治理与社团主义模式[J];行政论坛;2007年03期

4 陈娟;;复合治理:城市公共事务治理的路径创新——以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实践为视角[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5 王春福;;思维方式的演进与公共事务治理方式的变革[J];理论探讨;2011年03期

6 梁横江;;论公共事务治理的二元对立特征及其缺陷[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汪锦军;;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寻求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平衡[J];行政论坛;2009年01期

8 谭英俊;;公共事务合作治理模式:反思与探索[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9 吴文勤;;公共性:现代公共事务治理的价值回归[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闫小沛;李双双;;我国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研究路径[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冯芸;;公共事务治理的多元化及对我国政府治理的影响[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没有万能解药”——公共事务治理之道[A];共识(2010秋刊04)[C];2010年

3 董石桃;;村级公共事务治理的基本路径与趋向——基于L市唐家村的调查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建义;;自主供给:公共事务治理的底层政治生态[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陈朋;协商民主能解决哪些问题[N];学习时报;2013年

2 李静;激发共同治理的活力[N];新疆日报(汉);2014年

3 罗公利 牟宗荣 张立海;非营利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6年

4 沈鹏;探索更加有效的县域公共治理途径[N];人民日报;2011年

5 兴县县委党校 白雪梅;浅谈我国公共管理发展方向[N];山西党校报;2010年

6 武汉大学 程垒 盖鹏;加强公共信用的公众治理[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翠娥;公共事务的合作共治[D];云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大灿;参与式民主视域下村级公共事务治理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2 郭文峰;公共事务治理: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化[D];四川大学;2005年

3 黄玉梅;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的权威主体多元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孙一茗;公民社会视阈下中国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李康;跨区域公共事务治理中地方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6 申丽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7 靳洪波;区域公共事务治理中政府合作制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姚丹云;民族村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农民行为逻辑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明美;多中心治理视域下大连市公共事务治理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10 张鑫;我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合作模式构建[D];延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39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639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b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