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常州市武进区Q镇L村村民自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6 11:33
【摘要】: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村民自治的研究剖析赋予了崭新的时代意义。村民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推进农村社会治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与推动村民自治创新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善治之路的核心要求,更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与全社会小康目标的重要保证。[1]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村民自治展现出很多与以往不一样的发展趋势。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村民自治出现的新的情况,本文阅读浏览了诸多相关文献资料,选取本文比较熟悉的常州市武进区Q镇L村进行个案研究,采取村民问卷调查、与镇村干部和村民交流、查阅相关文献等方法,探寻影响该地区在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发现L村实施村民自治政策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村民自治主体缺失,民主决策程序浮于表面,民主监督意识薄弱,民主管理弱化等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借鉴国内其他地区村民自治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综合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与协商民主理论等理论依据,寻找帮助L村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对策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如下对策与建议:一要实施村民自治政策时,要大力发展经济,为实施奠定经济方面的基础。二要加强村干部人才队伍职业化建设,选优配强村委会带头人,发挥乡贤和乡村能人在村民自治中的有效作用。三要充分协调镇政府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构建其村委会之间的稳定关联,鼓励各类村民自治社会组织发展。四要拓展民主广泛参与的渠道,实现参与渠道的多元化。完善村民议事制度,并使其常态化,增强村民代表会议的决策功能。完善村民自治的机制,保障村民参政权利,创新民主管理的模式。设计切合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村民管理事务的监督与反馈制度,丰富民主监督的内容,拓宽其途径,明确且限定监督组织的权限与职责。五要加强乡村的文化环境治理,培育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对公序良俗予以大力继承与创新。六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构建村规民约、百姓议事堂、法润学堂和道德讲堂的“一约三堂”式善治格局,同时顺应互联网时代,强化“网上村居”建设,引导村民在手机端也能参与村民自治事宜。所以,本文认为该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结合乡村振兴时代背景的提出,以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一个村作为个案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较之以往学者研究某个镇,该研究对象更加聚焦,进而能够发现目前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借鉴他山之石,从而更好的为寻找帮助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对策和建议。
【图文】:

模式图,村民自治,张家港市,模式


大连海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逦逡逑,,基层村民自治实现了“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2018年张家港逡逑治覆盖率达96.6%。逡逑港市的“一核四元”社区治理新机制还获得了邋2017-2018年度江苏省基层社会逡逑提名奖和中国法治政府奖。[11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422.6;D6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倩;;徐州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淮海文汇;2019年03期

2 马彦涛;;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格局[J];新重庆;2017年11期

3 朱毅煊;;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规民约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新思路——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J];南方农机;2019年23期

4 徐刚;;丰城探索“115”乡村治理新模式[J];农村经营管理;2019年12期

5 廖凌云;车颖;江鹏;;走好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之路[J];政策;2019年12期

6 刘同君;王蕾;;论新乡贤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功能[J];学习与探索;2019年11期

7 贺新春;温淑婷;;中国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江西省石城县X村为个案[J];老区建设;2019年20期

8 孔繁金;;乡村治理体系中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必然[J];老区建设;2019年22期

9 韩鹏云;;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检视与理论反思[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1期

10 童海浩;;论乡村治理中法治与德治的对立统一关系[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尚巧娜;;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A];第十三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8年

2 周建平;;乡村治理创新要坚持简单化原则[A];2014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6年

3 苗伟;;全方位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的探索实践[A];“农村精准扶贫的法治保障”——第九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6年

4 唐正繁;;我国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评估探析[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5 丁玲;;我国乡村治理的制度变迁研究[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6 郭书田;;乡镇政府改革与乡村治理[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郭文娟;;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A];第十三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8年

8 司月霞;;当前乡村治理法治化研究范式的转型研究[A];第十三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8年

9 李德芳;;民国时期乡村治理方式的变革:以河北定县为例[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方俊;郭正林;;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评估研究:安徽呈东村调查报告361[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建琴;浅谈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演变[N];上饶日报;2019年

2 郧阳区柳陂镇党委 党永生;统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十堰日报;2019年

3 黄霞 特约通讯员 吴乃云;江口多措并举推进新时代乡村治理[N];铜仁日报;2019年

4 记者 张品;全市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召开[N];菏泽日报;2019年

5 戴先任;乡村治理要跳出“管僵放乱”怪圈[N];日照日报;2018年

6 记者 杨贵;毕节市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改革试验启动会召开[N];毕节日报;2019年

7 记者 巫鹏 通讯员 牛鸿翔;宝丰县石桥镇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子[N];平顶山日报;2019年

8 龙游县委党校 张学华;唯物辩证法: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遵循[N];衢州日报;2019年

9 翁源县政协 李敏华;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N];韶关日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孟性荣;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N];毕节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习明;乡村治理中的老人福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范洪亮;非均衡状态下乡村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李广;中国乡村治理中的政治传播与控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于水;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王亚民;海疆知县蓝鼎元的乡村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张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张静;农村公共资源治理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8 康菊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疆乡村治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9 胡勇军;国家权力渗透与苏州乡村治理(192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10 马欣荣;中国近现代乡村治理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成君;宿迁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2 杨琪;《白鹿原》中的乡村治理解读及启示[D];甘肃政法学院;2019年

3 典赛赛;城乡互动视角下的乡村治理机制再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4 杨典林;民间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5 郭忠厅;农村党组织在村规民约制定和运行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年

6 王旭;常州市武进区Q镇L村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9年

7 谭凤;以协商民主推进乡村治理[D];海南大学;2019年

8 马玉斐;乡村治理中村规民约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9 梁勤荣;农业产业化作用下乡村治理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10 白佳昕;内蒙古乡村治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66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666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5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