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市场化背景下的村庄经营性治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2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个体主义伦理观与权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毕涛;;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之“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胡河宁;孟海华;饶睿;;中国古代人际传播思想中的关系假设[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4 李里峰;;经济的“土改”与政治的“土改”——关于土地改革历史意义的再思考[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5 罗朝晖;;近百年来富农问题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6 朱英;赵国壮;;试论四川沱江流域的糖品流动(1900-1949)[J];安徽史学;2011年02期
7 翁有为;;法律、秩序和权势重建的努力:1927年后的民国乡村[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8 刘伟;谭春玲;;近十年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9 范浩星,朱亚宗,刘戟锋;传统伦理悲剧性解析与当代中国伦理的重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郭新建;;法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邢成举;;文化网络与乡村治理的世纪反思——从一起风水事件谈起[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吕德文;;婚姻形式与村庄性质——转型期乡村婚姻形式的一项考察[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陈文超;;外来新娘自身文化的解构与重构[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杨宇环;;农宅空间布局与建造技术变化初探及其解释——以川东和赣中地区两个案例展开[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祖文;;清代嘉庆朝刑科题本中的生监群体[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7 杨宜音;;社区公共参与:是否参与 谁来参与 如何参与[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李毅红;;公德教育与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建设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单依群;;整合县馆网络资源 服务于新农村建设[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C];2007年
10 杜靖;;五服-姻亲与宗族——一个汉人社会研究的新框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林斌;福建省邵武市集体林产权改革绩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6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解峰;沅陵县官庄镇经济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王静宜;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三农”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714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714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