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状况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13:50
【摘要】:农村妇女参政不仅是农村妇女获得解放的重要保障,而且有利于农村妇女自身的发展和农村妇女权益的维护,有利于促进社会民主政治的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贵州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状况对贵州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以及实现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状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从参政效度、参政广度和参政深度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本文分析所用的数据来源于对贵州各地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其次,对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过程中的权重确定运用综合赋权法得到,主观赋权法方面采用序关系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客观赋权法方面采用熵值法计算客观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博弈论的综合集成赋权法计算综合权重。并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出结果,进而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的最重要因素是传统思想束缚、自身素质低及家务繁重,贵州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低、经济水平差、参政效能感不足,担任过职务的妇女很少,担任过主职的更少,农村妇女干部参政效度不高。通过对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状况的模糊综合评价发现,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状况整体综合评分稍稍超出了一般水平。从准则层得分来看,参政广度综合得分最高,参政广度和参政深度都高于综合水平,而参政效度综合得分最低,且低于一般水平。为提高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状况,可采取如下措施:提高贵州农村妇女自身素质和农村妇女干部参政能力;实现家庭事务社会化;加快贵州农村经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442.6;C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红霞;;农村妇女参政配额制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T县为例[J];中国农村研究;2015年02期

2 李文;;70年中国妇女参政的发展与进步[J];中国妇运;2019年10期

3 马丽娅娜;;俄罗斯妇女参政简况[J];中国妇运;2017年03期

4 倪婷;;中国第一次妇女参政运动及其影响[J];中国妇运;2017年02期

5 张永英;;妇女参政的概念、现状与趋势[J];秘书工作;2017年03期

6 徐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参政的两个问题[J];理论与改革;1989年02期

7 甘霖;;要重视妇女参政[J];民主;1991年03期

8 吴婷;;加拿大华人妇女参政问题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9 宗芳;高居鹏;;建国前中共农村妇女参政思想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10 黄海妮;彭建军;;新四化进程中农村妇女参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华容;徐晓芳;;我国农村妇女参政不足的自身因素分析[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郭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参政理论及政策[A];时代·创新·先锋队——黑龙江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1年

3 车莲香;;试论党的领导在妇女参政中的作用[A];时代·创新·先锋队——黑龙江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1年

4 梁旭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妇女参政[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沈连婕;;妇女参政:怎样跨越公众信任的关口[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祝平燕;;受教育程度对妇女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崔岷;;妇女参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约束与支持[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女性人才发展规律与政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韩玲梅;黄祖辉;;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妇女参与村民自治解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邢炳彩;王辉;;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 发挥妇女优势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A];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讨论会文集[C];2008年

10 杨玉娥;;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妇女的全面发展[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杜洁;回眸70年妇女参政历程,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她力量[N];中国妇女报;2019年

2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国际妇女研究室研究员 和建花;国际妇女参政趋势观察[N];中国妇女报;2018年

3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李亚妮;家庭资源积累和能动性策略助推农村妇女参政[N];中国妇女报;2017年

4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亚妮;欧盟国家实施妇女参政配额制观察[N];中国妇女报;2017年

5 记者 陈冬琪;提高妇女参政水平 优先发展儿童事业[N];汕头日报;2017年

6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改改;宁波妇女参政多项指标居浙江前列[N];中国妇女报;2017年

7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 丁娟;妇女参政需要配额制的护航保障[N];中国妇女报;2016年

8 佟吉清;妇女参政,我们一路向前[N];中国妇女报;2016年

9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耿兴敏;北京:妇女参政追求“首善”[N];中国妇女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刘福国;农村妇女参政,从当村民代表开始[N];中国妇女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瑞芹;政治文明进程中的妇女参政[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祝平燕;社会转型期妇女参政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业昭;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美国妇女参政研究(1920-2000)[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张翠;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师凤莲;社会性别视角下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家智;新时期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7 牛天秀;性别正义视域下当代中国女性参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周敏;中国参政、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林丽拉;当代中国女性权益保护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10 莫文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京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参政实践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2 李欣月;贵州农村妇女参政状况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9年

3 任萌萌;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妇女参政研究(1949-1956)[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4 陈思;社会性别视角下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5 唐晓玲;新中国初期湖南妇女参政研究(1949-1956)[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6 孙天p

本文编号:2790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790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7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