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州新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调查研究
【学位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D422.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金州新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概况及调查设计
2.1 金州新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概况
2.1.1 金州新区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2.1.2 大学生村官的分配任职
2.1.3 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养
2.1.4 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
2.1.5 大学生村官的考核监督
2.1.6 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使用
2.1.7 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待遇
2.2 金州新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现状的访谈设计
2.2.1 访谈目的
2.2.2 访谈内容
2.2.3 访谈对象
2.3 金州新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现状的问卷调查设计
2.3.1 调查目的
2.3.2 问卷设计
2.3.3 问卷发放方式
2.3.4 样本基本信息
3 金州新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3.1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调查结果分析
3.1.1 大学生村官的择业动机
3.1.2 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感知分析
3.1.3 大学生村官的胜任能力分析
3.1.4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成效分析
3.1.5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心理状况分析
3.2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3.2.1 大学生村官总量不足
3.2.2 大学生村官能力不足
3.2.3 大学生村官结构不合理
3.2.4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有限
3.3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受法律法规限制
3.3.2 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不够科学
3.3.3 大学生村官难以全身心融入农村生活
4 促进大学生村官队伍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健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与培养机制
4.1.1 完善大学生村官选拔机制
4.1.2 完善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
4.2 完善大学生村官的使用与流动机制
4.2.1 加强大学生村官考核机制
4.2.2 加强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规划指导
4.2.3 拓宽大学生村官择业途径
4.3 改善大学生村官的社会认知环境
4.3.1 提高大学生村官激励和保障水平
4.3.2 提高大学生村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4.3.3 社会媒体引导良好的舆论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连金州新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现状的访谈提纲(政府主管部门卷)
附录C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现状的访谈提纲(村“两委”成员与村民代表卷)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干超;韦诗业;;关于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03期
2 苏惠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J];森林公安;2009年02期
3 吴洛夫;再议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张劲;;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10期
5 ;靠队伍建设出成果出人才[J];探索与求是;2000年01期
6 刘二林,李耀珍;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我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4期
7 陈琴;;关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以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12期
8 蔡立彬;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7期
9 王晓燕;;新时期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07年03期
10 艾连北;孙洪波;;试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绩与问题[J];世纪桥;2010年1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黛;我国高校德育队伍的优化整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解晓翠;“80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方向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程轶;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师资队伍优化策略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伟;独立学院转设期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张志雄;广东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6 杨小芳;中国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的优化[D];重庆大学;2015年
7 武永举;朝阳市村支书队伍状况调查与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8 陈宝江;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婷;呼和浩特市区公办幼儿园保育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10 孙文丽;库尔勒市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38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838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