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城中村改造背景下的村民公民意识研究 ——以辛集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08 02:46
  城中村改造是城镇化进程中现实且必要的手段,城中村改造不但可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以集约利用土地,盘活土地使用效益。事实证明,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村民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积极参与协商改造分配办法,村民的公民意识逐渐凸显。又由于公民意识的树立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利于推动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并且对公民素质的提升有直接且积极的影响,所以对城中村改造背景下的村民公民意识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当地村民的公民意识,这对国家、社会和村民自身都有较大意义。辛集市于2013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首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后,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它是河北省乃至全国城镇化历程的一个缩影。因而,研究辛集市的公民意识状况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论文在国内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构建公民意识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主人翁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公德七个意识维度,并根据公民意识指标体系编制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辛集市有改造背景的城中村村民的公民意识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调查结果表明,改造经历使村民的公...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1.6 论文结构
2 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公民
        2.1.2 公民意识
        2.1.3 城中村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理论
        2.2.2 亚里士多德的公民理论
        2.2.3 卢梭的公民理论
3 研究设计
    3.1 公民意识指标体系构建
        3.1.1 二级指标构建
        3.1.2 三级指标构建
    3.2 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
        3.2.1 问卷设计
        3.2.2 访谈提纲设计
4 实证研究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2 村民公民意识现状
        4.2.1 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4.2.2 村民的权利意识
        4.2.3 村民的义务意识
        4.2.4 村民的平等意识
        4.2.5 村民的法治意识
        4.2.6 村民的参与意识
        4.2.7 村民的社会公德
    4.3 改造经历的积极影响
5 村民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究
    5.1 村民公民意识存在的问题
        5.1.1 主人翁意识不成熟
        5.1.2 权利义务不对等
        5.1.3 参与意识不全面
        5.1.4 法治意识不深刻
        5.1.5 认知行动不统一
    5.2 村民公民意识问题的原因探究
        5.2.1 公共精神的缺乏
        5.2.2 熟人社会的影响
        5.2.3 法治教育的不足
        5.2.4 参与途径的局限
6 提高村民公民意识的对策
    6.1 发扬传统文化培育公共精神
        6.1.1 制定村规民约
        6.1.2 村干部带头践行
        6.1.3 建立村史馆
    6.2 借助网络平台激发公共精神
        6.2.1 公开日常村务状况
        6.2.2 发布正能量新闻
    6.3 加强法治教育提高法治意识
        6.3.1 增加法律知识
        6.3.2 树立法律权威
    6.4 依托社会政策培育公民意识
        6.4.1 依托政策的惠民性
        6.4.2 依托政策的规范性
        6.4.3 依托政策的互动性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2963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963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1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