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民主选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00:43
在促进广大乡村地区的基层民主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民主选举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它为广大人民提供了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当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少乡村地区在举行民主选举活动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少违法、不良的现象,对民主选举活动的有效性产生了一定影响。实际的选举结果无法满足广大村民所期盼的选举结果,再者缺乏完善、规范化的民主法治环境,不少村民缺乏或者无法找到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有效渠道。因此,整体而言,当前国内农村地区的民主选举活动依旧无法获得实质性的发展。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以乡村地区的民主选举为研究主题,希望将理论与实践活动密切结合起来,把握国内乡村地区当前民主选举的发展状况,探讨民主选举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充分地参考本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为健全和改进农村地区的民主选举活动提供相应的对策。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国内乡村地区的民主选举的相关理论内容,对乡村民主选举的诸多特征以及概念进行界定,概括了它的发展历程,陈述了它的现实价值与重大意义。第二部分,概括了国内乡村地区当前民主选举实践的状况,列举了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重大发展成果、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我国乡村民主选举的基本问题
一、我国乡村民主选举的基本含义
(一) 乡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概念
(二) 乡村基层民主选举的特征
二、我国乡村民主选举的历史发展
(一) 探索、初创阶段
(二) 示范、引导阶段
(三) 法制化、规范化阶段
(四) 全面完善阶段
三、我国乡村民主选举制度的意义
(一) 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有效体现
(二) 促进基层政府权力的合理运行
(三) 加快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进程
第二章 我国乡村民主选举制度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乡村民主选举取得的成就
(一) 乡村民主选举的立法逐渐完善
(二) 乡村民主选举程序逐渐规范
(三) 乡村民主选举范围不断扩大
(四) 乡村民主选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五) 村民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二、我国乡村民主选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存在贿选等违法现象
(二) 宗族意识浓厚
(三) 流动人口选举受限制
(四) 候选人、选民资格缺乏标准
(五) 村民选举委员会被操纵
三、我国农村民主选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经济利益驱动村民贿选
(二)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三) 村民委员会权力缺乏监督
(四)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五) 村民民主法治意识淡薄、素质参差不齐
第三章 完善我国乡村民主选举的对策
一、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 清晰界定“贿选”的法律概念,严格认定标准
(二) 把贿选纳入《刑法》和相关法律惩治的范畴
(三)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
三、加强对选举过程中权力的监督
四、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选举程序设计
(一) 对选举委员会产生方式进行规范
(二) 科学界定选民、候选人资格
(三) 合理处理流动人口的选举权
(四) 要保障程序公开透明
五、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一) 加大乡村民主政治宣传力度
(二) 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三) 改善乡村文化教育环境
六、探索发展乡村协商民主政治
结语
附录: 关于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战略选择——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视角[J]. 柳妍如,李安增. 兵团党校学报. 2018(02)
[2]关于健全“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若干思考[J]. 谢乾丰. 社会科学动态. 2018(04)
[3]农村社区凝聚力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贵州省塘约村等三个行政村调查为例[J]. 陶元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02)
[4]乡村民主选举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陈阳. 民营科技. 2016(10)
[5]农村民主治理的路径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J]. 章秀华. 党史博采(理论). 2016(05)
[6]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J]. 刘明福,王忠远. 决策与信息. 2014(Z1)
[7]论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J]. 董树彬. 理论与改革. 2014(04)
[8]邓小平基层民主思想的生成逻辑与精神内核[J]. 赵秀玲.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9]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 胡永保,杨弘. 理论探讨. 2013(06)
[10]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制度体系及价值[J]. 肖立辉.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3(07)
博士论文
[1]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 庞超.华东理工大学 2011
[2]农村民主管理的社会基础[D]. 赖晨野.华中师范大学 2010
[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村民自治的关系研究[D]. 张湘涛.湖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村民自治中的选举问题研究[D]. 冯玉楠.东北石油大学 2013
[2]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研究[D]. 祁静.南京理工大学 2012
[3]法律视野下的村民自治[D]. 张元元.重庆大学 2011
[4]中国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研究[D]. 黄小贺.复旦大学 2010
[5]村民自治导向下的乡村精英治理模式研究[D]. 张庄庄.山东大学 2009
[6]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协商路径探析[D]. 郭靖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08
[7]国家与农民关系视角中的村民自治研究[D]. 曹敏.四川师范大学 2008
[8]发达地区城郊村的村民自治[D]. 朱振瑶.复旦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69730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我国乡村民主选举的基本问题
一、我国乡村民主选举的基本含义
(一) 乡村基层民主选举的概念
(二) 乡村基层民主选举的特征
二、我国乡村民主选举的历史发展
(一) 探索、初创阶段
(二) 示范、引导阶段
(三) 法制化、规范化阶段
(四) 全面完善阶段
三、我国乡村民主选举制度的意义
(一) 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有效体现
(二) 促进基层政府权力的合理运行
(三) 加快基层民主与法治建设进程
第二章 我国乡村民主选举制度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乡村民主选举取得的成就
(一) 乡村民主选举的立法逐渐完善
(二) 乡村民主选举程序逐渐规范
(三) 乡村民主选举范围不断扩大
(四) 乡村民主选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五) 村民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二、我国乡村民主选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存在贿选等违法现象
(二) 宗族意识浓厚
(三) 流动人口选举受限制
(四) 候选人、选民资格缺乏标准
(五) 村民选举委员会被操纵
三、我国农村民主选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经济利益驱动村民贿选
(二)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三) 村民委员会权力缺乏监督
(四)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五) 村民民主法治意识淡薄、素质参差不齐
第三章 完善我国乡村民主选举的对策
一、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 清晰界定“贿选”的法律概念,严格认定标准
(二) 把贿选纳入《刑法》和相关法律惩治的范畴
(三)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
三、加强对选举过程中权力的监督
四、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选举程序设计
(一) 对选举委员会产生方式进行规范
(二) 科学界定选民、候选人资格
(三) 合理处理流动人口的选举权
(四) 要保障程序公开透明
五、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一) 加大乡村民主政治宣传力度
(二) 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三) 改善乡村文化教育环境
六、探索发展乡村协商民主政治
结语
附录: 关于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战略选择——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视角[J]. 柳妍如,李安增. 兵团党校学报. 2018(02)
[2]关于健全“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若干思考[J]. 谢乾丰. 社会科学动态. 2018(04)
[3]农村社区凝聚力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贵州省塘约村等三个行政村调查为例[J]. 陶元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02)
[4]乡村民主选举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陈阳. 民营科技. 2016(10)
[5]农村民主治理的路径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J]. 章秀华. 党史博采(理论). 2016(05)
[6]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J]. 刘明福,王忠远. 决策与信息. 2014(Z1)
[7]论中国协商民主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权[J]. 董树彬. 理论与改革. 2014(04)
[8]邓小平基层民主思想的生成逻辑与精神内核[J]. 赵秀玲.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9]中国农村基层协商治理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 胡永保,杨弘. 理论探讨. 2013(06)
[10]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制度体系及价值[J]. 肖立辉.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3(07)
博士论文
[1]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 庞超.华东理工大学 2011
[2]农村民主管理的社会基础[D]. 赖晨野.华中师范大学 2010
[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村民自治的关系研究[D]. 张湘涛.湖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村民自治中的选举问题研究[D]. 冯玉楠.东北石油大学 2013
[2]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研究[D]. 祁静.南京理工大学 2012
[3]法律视野下的村民自治[D]. 张元元.重庆大学 2011
[4]中国村民自治运行机制研究[D]. 黄小贺.复旦大学 2010
[5]村民自治导向下的乡村精英治理模式研究[D]. 张庄庄.山东大学 2009
[6]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协商路径探析[D]. 郭靖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08
[7]国家与农民关系视角中的村民自治研究[D]. 曹敏.四川师范大学 2008
[8]发达地区城郊村的村民自治[D]. 朱振瑶.复旦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69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2969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