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发展与变迁
发布时间:2021-02-03 16:11
社会的重大变革会引起人们价值观的相应调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关系的全面调整,也使农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是中国农村改革和社会运行的一种主观反映。通过对农民价值观变迁的研究,不但可以折射出我国农民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主观感受和行为趋势,反思社会运行的合理性,从理论上深化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反思我们在思维视角和理论实践中的误区,而且对于进一步明确今后农村改革发展的思路,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为时代背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旨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价值观发展变迁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如何引导农民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方法提出相关建议。论文首先交代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特别是客观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国外一些国家和我国目前针对农民价值观问题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以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为参考依据,对价值观、农民价值观、中国农民价值观的相关概念加以界定,并...
【文章来源】:辽宁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论文框架和创新之处
2 中国农民价值观的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价值观与农民价值观
2.1.2 中国农民价值观
2.2 中国农民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价值观的理论探索
2.2.2 中国前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对农民价值观的理论发展
2.2.3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农民价值观的理论创新
3 中国农民价值观发展与变迁的现状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发展历程
3.1.1 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的撼动期
3.1.2 中国农民新旧价值观的矛盾期
3.1.3 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市场导向期
3.1.4 中国农民新型价值观的迷茫期
3.1.5 中国农民新型价值观的蜕变期
3.2 中国农民价值观的现状
3.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阐述
3.2.2 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特点
4 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影响因素和原因分析
4.1 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内在影响因素
4.1.1 农民自身素质提高对农民价值观的影响
4.1.2 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对农民价值观的影响
4.1.3 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涣散对农民价值观的影响
4.2 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外在社会动因
4.2.1 社会转型推动农民价值观的变迁
4.2.2 市场经济改革促进农民价值观的变迁
4.2.3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加速农民价值观的变迁
5 引导中国农民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5.1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引领农民价值观的形成
5.1.1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向心力
5.1.2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5.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宽农民多元价值的实现渠道
5.2.1 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增进农民收入
5.2.2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5.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价值观的转变提供现实保障
5.4 建立科学的社会运行激励机制,形成农村经济生活的新规范
5.4.1 引导农民树立正确价值观应从完善管理机制入手
5.4.2 引导农民树立正确价值观要以完善城乡良性互动机制为前提
5.5 加强新农村的软环境建设,为农民价值观的更新提供平台
5.5.1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价值观更新平台
5.5.2 重视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促进农村软环境发展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东北某农村问卷样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探析[J]. 黄进. 道德与文明. 2010(03)
[2]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历史轨迹和未来走向[J]. 康来云. 学习论坛. 2008(09)
[3]农民价值观念变迁与新农村社会价值规范建设——以湖北农民和湖北农村为例[J]. 王义芳,李伦. 道德与文明. 2008(03)
[4]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探析[J]. 袁银传. 哲学研究. 2008(04)
[5]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以辽宁大古村调查为例[J]. 贺雪峰. 学习与探索. 2007(05)
[6]试论邓小平的农民价值观及其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J]. 周达疆. 江西农业学报. 2007(04)
[7]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土地意识——浙、鄂、渝三地调查报告[J]. 梅东海. 中国农村观察. 2007(01)
[8]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华兴顺.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6(03)
[9]论邓小平的农民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J]. 高占春,戴福元. 理论导刊. 2005(05)
[10]土地、政策与农民心态[J]. 王欢.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2)
本文编号:3016795
【文章来源】:辽宁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论文框架和创新之处
2 中国农民价值观的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价值观与农民价值观
2.1.2 中国农民价值观
2.2 中国农民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价值观的理论探索
2.2.2 中国前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对农民价值观的理论发展
2.2.3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农民价值观的理论创新
3 中国农民价值观发展与变迁的现状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发展历程
3.1.1 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的撼动期
3.1.2 中国农民新旧价值观的矛盾期
3.1.3 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市场导向期
3.1.4 中国农民新型价值观的迷茫期
3.1.5 中国农民新型价值观的蜕变期
3.2 中国农民价值观的现状
3.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总体阐述
3.2.2 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特点
4 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影响因素和原因分析
4.1 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内在影响因素
4.1.1 农民自身素质提高对农民价值观的影响
4.1.2 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对农民价值观的影响
4.1.3 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涣散对农民价值观的影响
4.2 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外在社会动因
4.2.1 社会转型推动农民价值观的变迁
4.2.2 市场经济改革促进农民价值观的变迁
4.2.3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加速农民价值观的变迁
5 引导中国农民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5.1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引领农民价值观的形成
5.1.1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向心力
5.1.2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5.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宽农民多元价值的实现渠道
5.2.1 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增进农民收入
5.2.2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5.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价值观的转变提供现实保障
5.4 建立科学的社会运行激励机制,形成农村经济生活的新规范
5.4.1 引导农民树立正确价值观应从完善管理机制入手
5.4.2 引导农民树立正确价值观要以完善城乡良性互动机制为前提
5.5 加强新农村的软环境建设,为农民价值观的更新提供平台
5.5.1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价值观更新平台
5.5.2 重视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促进农村软环境发展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东北某农村问卷样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探析[J]. 黄进. 道德与文明. 2010(03)
[2]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历史轨迹和未来走向[J]. 康来云. 学习论坛. 2008(09)
[3]农民价值观念变迁与新农村社会价值规范建设——以湖北农民和湖北农村为例[J]. 王义芳,李伦. 道德与文明. 2008(03)
[4]中国农民传统价值观探析[J]. 袁银传. 哲学研究. 2008(04)
[5]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以辽宁大古村调查为例[J]. 贺雪峰. 学习与探索. 2007(05)
[6]试论邓小平的农民价值观及其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J]. 周达疆. 江西农业学报. 2007(04)
[7]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土地意识——浙、鄂、渝三地调查报告[J]. 梅东海. 中国农村观察. 2007(01)
[8]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华兴顺.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6(03)
[9]论邓小平的农民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J]. 高占春,戴福元. 理论导刊. 2005(05)
[10]土地、政策与农民心态[J]. 王欢.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2)
本文编号:3016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01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