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组织化视野下农民话语权的成长
发布时间:2021-02-06 01:5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国政府与学者关注的一个重点。在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工程中,我们发现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农民却是社会上声音最弱的群体,是最缺乏话语权利的群体。农民话语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广大农民的“集体失语”现象已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如何促进农民话语权的成长,提高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和最终受益者的积极性是当前政府和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农民组织化为路径,在分析我国农民话语权缺失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以湖南衡阳农民维权活动组织为例,探讨农民组织化对于农民话语权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就农民组织化如何促进农民话语权的成长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包括营造农民组织化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造利用传统农民组织资源对保护农民话语权的力度;发展壮大新的农民组织来促进农民话语权的成长;加强农民组织的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培育和发展农民的现代公民精神与公民文化等。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
1.2.1 农民
1.2.2 农民话语权
1.2.3 农民组织化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方面
1.3.2 国外文献方面
1.4 逻辑结构、研究方法、创新性及局限性
1.4.1 逻辑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第2章 我国农民话语权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
2.1 我国农民话语权缺失的现状
2.1.1 农民的话语权意识淡薄
2.1.2 农民话语权被剥夺现象突出
2.1.3 农民话语权的政治效能低下
2.2 农民话语权成长的组织缺位
2.2.1 农民低组织化现状
2.2.2 农民低组织化对农民话语权的影响
第3章 农民组织化与农民话语权成长的双赢
3.1 衡阳农民维权组织的成长
3.1.1 选取此案例的原因
3.1.2 衡阳农民维权组织的形成
3.1.3 衡阳农民维权组织的特点
3.2 衡阳农民维权组织的启示——组织化对话语权成长的意义
3.2.1 农民组织化可以为农民话语权的成长提供内在动力
3.2.2 农民组织化可以有效地整合农民话语权
3.2.3 农民组织化可以保障农民话语权的表达机制与表达秩序
3.2.4 农民组织化可以提高农民话语权的政治效能
第4章 农民组织化对策研究
4.1 营造农民组织化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改造利用传统农民组织资源保护农民话语权
4.3 发展壮大新的农民组织来促进农民话语权的成长
4.4 加强农民组织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
4.5 培育和发展农民的现代公民精神与公民文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话语权”——以浙江省义乌等地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例[J]. 朱正刚. 理论月刊. 2008(07)
[2]从“三农”问题的发展路径看农民组织化的必要性[J]. 袁素平. 法制与经济(下半月). 2008(02)
[3]农民组织化的必要性及途经探析[J]. 袁素平. 农业经济. 2008(02)
[4]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 张羽,赵俊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5]后现代公共行政视角下的农民话语权回归[J]. 程亿,史扬.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01)
[6]关注基层社会和谐——当前农民“话语权”浅析[J]. 王艳平,刘妙妙.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01)
[7]国内外农村组织再造研究探析[J]. 罗永泰,杨汭.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8]在失衡的世界中失语——对农民工阶层话语权丧失的社会学分析[J]. 陈成文,彭国胜. 天府新论. 2006(05)
[9]维护农民话语权的后现代公共行政分析[J]. 程亿.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6(04)
[10]话语权回归与制度再造——“三农”问题的社会学之解[J]. 左晓斯. 广东社会科学. 2006(04)
博士论文
[1]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D]. 王勇.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村庄组织化研究[D]. 徐再高.贵州大学 2008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会重建研究[D]. 张晓军.山东大学 2008
[3]农民协会发展问题的研究[D]. 贺菊花.湖南大学 2007
[4]法治进程中农民工话语权根基的培育[D]. 程喆.黑龙江大学 2007
[5]农民协会的功能与限度[D]. 蔡杨.华中师范大学 2007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组织的建立与发展[D]. 杨雅静.山西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9950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
1.2.1 农民
1.2.2 农民话语权
1.2.3 农民组织化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方面
1.3.2 国外文献方面
1.4 逻辑结构、研究方法、创新性及局限性
1.4.1 逻辑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第2章 我国农民话语权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
2.1 我国农民话语权缺失的现状
2.1.1 农民的话语权意识淡薄
2.1.2 农民话语权被剥夺现象突出
2.1.3 农民话语权的政治效能低下
2.2 农民话语权成长的组织缺位
2.2.1 农民低组织化现状
2.2.2 农民低组织化对农民话语权的影响
第3章 农民组织化与农民话语权成长的双赢
3.1 衡阳农民维权组织的成长
3.1.1 选取此案例的原因
3.1.2 衡阳农民维权组织的形成
3.1.3 衡阳农民维权组织的特点
3.2 衡阳农民维权组织的启示——组织化对话语权成长的意义
3.2.1 农民组织化可以为农民话语权的成长提供内在动力
3.2.2 农民组织化可以有效地整合农民话语权
3.2.3 农民组织化可以保障农民话语权的表达机制与表达秩序
3.2.4 农民组织化可以提高农民话语权的政治效能
第4章 农民组织化对策研究
4.1 营造农民组织化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改造利用传统农民组织资源保护农民话语权
4.3 发展壮大新的农民组织来促进农民话语权的成长
4.4 加强农民组织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
4.5 培育和发展农民的现代公民精神与公民文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话语权”——以浙江省义乌等地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例[J]. 朱正刚. 理论月刊. 2008(07)
[2]从“三农”问题的发展路径看农民组织化的必要性[J]. 袁素平. 法制与经济(下半月). 2008(02)
[3]农民组织化的必要性及途经探析[J]. 袁素平. 农业经济. 2008(02)
[4]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 张羽,赵俊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5]后现代公共行政视角下的农民话语权回归[J]. 程亿,史扬.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01)
[6]关注基层社会和谐——当前农民“话语权”浅析[J]. 王艳平,刘妙妙.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01)
[7]国内外农村组织再造研究探析[J]. 罗永泰,杨汭.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8]在失衡的世界中失语——对农民工阶层话语权丧失的社会学分析[J]. 陈成文,彭国胜. 天府新论. 2006(05)
[9]维护农民话语权的后现代公共行政分析[J]. 程亿.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6(04)
[10]话语权回归与制度再造——“三农”问题的社会学之解[J]. 左晓斯. 广东社会科学. 2006(04)
博士论文
[1]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D]. 王勇.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村庄组织化研究[D]. 徐再高.贵州大学 2008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会重建研究[D]. 张晓军.山东大学 2008
[3]农民协会发展问题的研究[D]. 贺菊花.湖南大学 2007
[4]法治进程中农民工话语权根基的培育[D]. 程喆.黑龙江大学 2007
[5]农民协会的功能与限度[D]. 蔡杨.华中师范大学 2007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组织的建立与发展[D]. 杨雅静.山西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9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019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