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条件下的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2 04:17
乡村社会治理需要一定的制度作为载体来规范运行,我国乡村社会普遍实行村级民主自治制度,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既是夯实基层民主的根本需要,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改革总目标的切实举措。分析民主自治条件下的乡村社会治理创新问题,先要理清当今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正面临着新时期社会信息化、利益多元化、经济边缘化带来的挑战,从基层政府和村级组织身上发现当前乡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缺乏必要准备等突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找出可能的原因加以剖析。在此基础上,对推动村民自治条件下的乡村社会治理创新进行五个方面可行性探索。一是善用政府权力,为后续改革开辟通道。二是提升乡村社会自治能力,体现农民群众是乡村社会治理权力的拥有者,突出村级民主自治的政治要求。三是培育社会组织参与治理,为其长期存在并壮大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以便在增强治理合力上下功夫。四是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群众参与的多维度监管体系,让各种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五是建立和拓宽当村民自治权利被侵犯后的救济渠道,真正意义上为社会公平正义保驾护航,营造法制化的治理环境。对乡村社会治理的几个主要主体进行了重新定位,对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监管和有关问题的救济途径进...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3.1 主要内容
1.3.2 框架结构
1.4 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2 乡村社会治理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社会治理的内涵
2.1.2 乡村社会治理的发展
2.2 相关理论
2.2.1 公民社会理论
2.2.2“善治”理论
3 当前村民自治下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
3.1 社会信息化给乡村治理带来的挑战
3.1.1 信息的广泛传播导致热点事件被基层群众普遍性关注
3.1.2 信息不对称性导致群众对政府的透明公开要求更强烈
3.1.3 信息互动共享导致群众要求政府更多的开展协商决策
3.2 利益多元化给乡村治理带来的挑战
3.2.1 政府对利益多元化缺乏心理准备,困惑多于理解
3.2.2 群众对利益多元化缺乏理性诉求,感性多于理性
3.2.3 社会对利益多元化缺乏制度约束,失序多于制衡
3.3 经济边缘化给乡村治理带来的挑战
3.3.1 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矛盾加剧
3.3.2 资源分配不公导致社会浮躁
3.3.3 经济发展滞后导致民主缺失
4 村民自治下乡村社会治理存在的困境及原因
4.1 乡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4.1.1 政府在应对新形势下的乡村治理缺乏必要的准备
4.1.2 乡村基层自治组织没有做好参与社会治理的准备
4.1.3 乡村群众还没有形成要成为乡村治理主角的意识
4.2 乡村社会治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4.2.1 政府参与乡村社会治理遭遇瓶颈
4.2.2 乡村政治生态环境恶化阻碍乡村治理的健康发展
4.2.3 矛盾心理倾向埋下乡村治理不稳定因素
5 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
5.1 善用政府权力
5.1.1 下沉公共资源遏制公权力泛滥
5.1.2 规范权力运行赢得群众公信力
5.1.3 营造政府文化提升队伍战斗力
5.2 提升乡村社会自治能力
5.2.1 培育乡村治理的精英群体
5.2.2 健全村级治理的协调运作机制
5.2.3 增强乡村治理的服务功能
5.3 培育社会组织参与治理
5.3.1 拓展社会组织获取资源渠道
5.3.2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内部规章制度
5.3.3 加大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度
5.4 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群众参与的多维度监管体系
5.4.1 加强村监委自我监督的功能
5.4.2 加强乡镇政府垂直监督效率
5.4.3 加强普通群众的监督参与度
5.4.4 加强各类监督的力度和频度
5.5 建立和拓宽当地村民自治权力被侵犯后的救济渠道
5.5.1 健全乡村内部救济途径
5.5.2 健全行政救济途径
5.5.3 健全司法救济路径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93777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3.1 主要内容
1.3.2 框架结构
1.4 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2 乡村社会治理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社会治理的内涵
2.1.2 乡村社会治理的发展
2.2 相关理论
2.2.1 公民社会理论
2.2.2“善治”理论
3 当前村民自治下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
3.1 社会信息化给乡村治理带来的挑战
3.1.1 信息的广泛传播导致热点事件被基层群众普遍性关注
3.1.2 信息不对称性导致群众对政府的透明公开要求更强烈
3.1.3 信息互动共享导致群众要求政府更多的开展协商决策
3.2 利益多元化给乡村治理带来的挑战
3.2.1 政府对利益多元化缺乏心理准备,困惑多于理解
3.2.2 群众对利益多元化缺乏理性诉求,感性多于理性
3.2.3 社会对利益多元化缺乏制度约束,失序多于制衡
3.3 经济边缘化给乡村治理带来的挑战
3.3.1 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矛盾加剧
3.3.2 资源分配不公导致社会浮躁
3.3.3 经济发展滞后导致民主缺失
4 村民自治下乡村社会治理存在的困境及原因
4.1 乡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4.1.1 政府在应对新形势下的乡村治理缺乏必要的准备
4.1.2 乡村基层自治组织没有做好参与社会治理的准备
4.1.3 乡村群众还没有形成要成为乡村治理主角的意识
4.2 乡村社会治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4.2.1 政府参与乡村社会治理遭遇瓶颈
4.2.2 乡村政治生态环境恶化阻碍乡村治理的健康发展
4.2.3 矛盾心理倾向埋下乡村治理不稳定因素
5 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
5.1 善用政府权力
5.1.1 下沉公共资源遏制公权力泛滥
5.1.2 规范权力运行赢得群众公信力
5.1.3 营造政府文化提升队伍战斗力
5.2 提升乡村社会自治能力
5.2.1 培育乡村治理的精英群体
5.2.2 健全村级治理的协调运作机制
5.2.3 增强乡村治理的服务功能
5.3 培育社会组织参与治理
5.3.1 拓展社会组织获取资源渠道
5.3.2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内部规章制度
5.3.3 加大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度
5.4 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群众参与的多维度监管体系
5.4.1 加强村监委自我监督的功能
5.4.2 加强乡镇政府垂直监督效率
5.4.3 加强普通群众的监督参与度
5.4.4 加强各类监督的力度和频度
5.5 建立和拓宽当地村民自治权力被侵犯后的救济渠道
5.5.1 健全乡村内部救济途径
5.5.2 健全行政救济途径
5.5.3 健全司法救济路径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093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09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