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新时期村民自治的对策及建议

发布时间:2021-04-04 12:44
  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和必要保障。当前,这一实现农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正以崭新的面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村民自治的经验教训,正确评价村民自治的成就与问题,对推动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村民自治的内涵、内容、特征、发展历程、重要意义进行了梳理,并用列举事例等方法,总结了我国村民自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是提高村干部、村民素质,增加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观念和政治参与意识;二是在相关法律和村民自治制度方面需要修订和完善;三是切实加强和改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四是要积极处理和协调好“乡村关系”、和“两委关系”,形成搞好村民自治新的更大合力;五是要加快发展村级经济,为村民自治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本文只是从几个主要方面提出了村民自治的对策和建议,好多问题还有待于深入探讨和研究。关注和解决村民自治不仅是理论研究者的任务,更是国家和政府法律法规及政策部门的工作内容,需要社会相关部门机构,各个系统的有识之士的...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村民自治概述
    1.1 村民自治的内涵
    1.2 村民自治的内容
    1.3 村民自治的主要特征
        1.3.1 村民自治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基础上的直接民主形式
        1.3.2 村民自治是种区域性较强的民主形式
        1.3.3 村民自治是具有社会整合功能的民主形式
        1.3.4 村民自治是一种与国家形态民主相关联的非国家形态民主形式
2 村民自治的主要历程及意义
    2.1 村民自治在我国发展的主要历程
    2.2 实现村民自治的意义
        2.2.1 村民自治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2 村民自治推进了农村改革进程,适应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2.2.3 村民自治促进了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为化解农村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3 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完善了当家作主的地位,立法和建制仍需完善
    3.2 实践活动获得开展,民主化、规范化的程度需要提高
    3.3 新型治理体制初步确立,根基需要巩固
4 村民自治发展中的对策及建议
    4.1 提高整体素质,增加民主法制观念和政治参与意识
    4.2 继续修订相关法律,完善村民自治的相关制度
    4.3 加强和改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4.3.1 以加强执政能力为重点,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4.3.2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调动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4.3.3 做好新时期农村群众工作,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4.3.4 加强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新工程
    4.4 处理和协调好两个"关系",形成新的更大合力
    4.5 发展村级经济,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当前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 周华,施晖.  延边党校学报. 2007(04)
[2]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问题[J]. 孟兰芬.  理论与现代化. 2006(05)
[3]中国乡村自治:现状、问题与趋势[J]. 党国英.  江苏社会科学. 2004(04)
[4]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J]. 尹毅.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2(05)
[5]我国村民自治的主要特征[J]. 邹和平.  探索. 2000(03)

硕士论文
[1]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 孙俊宗.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18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18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