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第一书记与村两委关系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基于L乡和N镇的村庄调研

发布时间:2021-04-07 03:44
  第一书记制度是国家在贫困治理领域的重要制度实践,并将继续在乡村振兴中提供助力。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L乡和江西省N镇的村庄调研,总结出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的关系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的关系有三种类型:包办代替型、辅助合作型、独立松散型,村庄层面的社会结构与组织基础、个体层面的政治追求与影响网络、政府层面的村庄定位与资源配置三者共同构成第一书记与村两委关系类型的形成机制。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与村民自治的结合,是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无缝隙对接的关键,第一书记工作重心向村庄组织建设的回归尤为重要。 

【文章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9(0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第一书记与村两委关系的村庄经验呈现
    (一)田野概况
    (二)村庄类型与第一书记派驻
三、 第一书记与村两委关系类型
    (一)包办代替型
    (二)辅助合作型
    (三)独立松散型
四、 第一书记与村两委关系的形成机制
    (一)村庄层面:社会结构与组织基础
    (二)个体层面:政治追求与影响网络
    (三)政府层面:村庄定位与资源配置
五、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连片山区乡村的发展式治理——精准扶贫溢出效应及对村治体系的重构[J]. 王丽惠.  学术交流. 2018(12)
[2]新耦合治理: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的双重推进[J]. 徐明强,许汉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3]扶贫治理视野下“驻村第一书记”研究[J]. 王卓,罗江月.  农村经济. 2018(02)
[4]精准扶贫背景下驻村机制的实践困境及其后果——以豫中J县驻村“第一书记”扶贫为例?[J]. 许汉泽,李小云.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7(03)
[5]“双轨治理”:“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一种分析框架——基于广西圆村的田野调查[J]. 谢小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6]权威缺失:精准扶贫实践困境的一个社会学解释——基于我国中部地区花村的调查[J]. 万江红,孙枭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7]第一书记扶贫与农村领导力供给[J]. 王亚华,舒全峰.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01)
[8]“接点治理”:贫困研究中的一个新视野——基于广西圆村“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基层实践[J]. 谢小芹.  公共管理学报. 2016(03)
[9]干部下乡、精准扶贫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基于“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案例分析[J]. 蒋永甫,莫荣妹.  贵州社会科学. 2016(05)
[10]试论外来“帮扶力量”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基于山东省S村“第一书记”工作实践的调查[J]. 陈国申,唐京华.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



本文编号:3122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22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7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