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非均衡性研究 ——基于南宁市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04-12 21:16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乡城流动人口的主体。该群体的城市融入状况,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并催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拥有比老一代农民工更高的受教育程度,融入城市的意愿也更加强烈。但是,他们的城市融入程度与老一代农民工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大多数人仍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不仅关系到该群体的自身利益,更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从社会融入的视角出发,在借鉴国外移民融入理论和国内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针对经济和文化的融入,在南宁市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调查。结果发现南宁地区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融入超前于经济融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非均衡性。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制度结构三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阻碍了这个群体在城市中的经济融入。另一方面,该群体较好的习得城市生活方式与语言,更多的参与到当地风俗活动中,表现出文化融入的进步。这种非均衡性的融入状态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行为与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极为消极的结果。政府应当重视这种非均衡性城市融入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存条件,努力提高该...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 国外关于社会融入的研究
        (二) 国内关于社会融入的研究
        (三) 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研究
        (四) 研究评述
    四、研究方法
        (一) 问卷调查法
        (二) 实地访谈法
    五、概念界定
        (一) 农民工
        (二) 新生代农民工
        (三) 城市融入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经济融入
    一、经济融入的测量指标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融入状况分析
        (一) 职业地位
        (二) 劳动收入
        (三) 消费水平
        (四) 住房条件
        (五) 社会保障
    三、小结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文化融入
    一、文化融入的测量指标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融入状况分析
        (一) 生活方式的同化
        (二) 节庆风俗的认同
        (三) 地方语言的习得
    三、小结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非均衡性城市融入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非均衡性融入
        (一) 经济融入的滞后
        (二) 文化融入的超前
    二、非均衡性城市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
        (一) 抗争性地进取拼搏
        (二) 屈从性地接受现状
        (三) 相对剥夺感下的社会越轨
    三、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一) 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条件与收入状况
        (二) 培育积极向上的新生代农民工亚文化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语言使用、态度及认同研究[J]. 张斌华.  语言文字应用. 2016(03)
[2]人力资本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J]. 杨菊华,张娇娇.  人口研究. 2016(04)
[3]农民工留城意愿再研究——基于代际差异和职业流动的比较分析[J]. 卓玛草,孔祥利.  人口学刊. 2016(03)
[4]新生代农民工与同龄城市青年发展型消费的比较分析[J]. 金晓彤,杨潇.  中国农村经济. 2016(02)
[5]“消费式融入”: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实践及其抗争——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J]. 郑欣,章译文.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6]进城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建筑工人为例[J]. 张一凡,冯长春.  城市发展研究. 2015(12)
[7]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J]. 杨菊华.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2)
[8]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差异研究[J]. 金晓彤,李杨.  调研世界. 2014(11)
[9]收入状况、消费行为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基于河南省十八地市的实证分析[J]. 王萌.  中国青年研究. 2014(09)
[10]双重边缘化: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调查与思考[J]. 何绍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05)



本文编号:3133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33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f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