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消解村民自治建设中宗族势力负面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7 01:12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逐渐开启了新形势下的村民自治新路程。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群众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通过贯彻群众自治、民主自治、依法自治的原则,为推动农村基层政治民主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以血缘、等级、礼俗为特征的宗族文化也在长期压抑之后滋长起来,逐渐渗透到农村政治领域,作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社会组织一宗族组织逐渐活跃,宗族势力对一些地区的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与深化产生了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宗族势力参与甚至操纵村委会选举过程,损害了民主选举的公平性原则;宗族势力渗入并控制村民自治组织,造成村民自治权利的异化;宗族组织作为独立于村委会之外的非正式组织,行使村委会的部分职能,或抵制村委会开展工作,造成正式组织的职能虚化;宗族械斗冲击村民自治所需要的基层民主法制环境。论文揭示宗族势力复兴的原因在于:生产力低下是宗族势力复兴的经济基础,聚族而居的封闭环境为宗族势力的...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我国实行村民自治的历程和背景
一、先秦时期的我国基层社会组织
二、秦汉至隋唐的乡村治理
三、宋元明清的保甲制和职役制
四、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乡村自治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村民自治
六、建国初期的乡村自治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公社体制
七、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村民自治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和积极效果
一、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
二、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
三、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
四、村民自治的社会效果
第三章 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建设的负面影响
一、关于宗族的定义
二、宗族势力对于村民自治活动以及机制建设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宗族势力复兴的原因分析
一、生产力低下是宗族势力复兴的经济基础
二、聚族而居的封闭环境为宗族势力的复兴提供条件
三、宗族观念的传承是宗族势力复兴的重要因素
四、新旧体制交替的空隙为宗族势力的复兴提供了机会
五、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助长了宗族观念的复燃
第五章 消解村民自治建设中的宗族势力负面影响的措施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三、加强制度建设,切断宗族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的功能的达成途径
四、引导宗族活动在法制的规范内进行活动
五、完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
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172950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我国实行村民自治的历程和背景
一、先秦时期的我国基层社会组织
二、秦汉至隋唐的乡村治理
三、宋元明清的保甲制和职役制
四、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乡村自治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村民自治
六、建国初期的乡村自治和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公社体制
七、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村民自治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和积极效果
一、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
二、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
三、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
四、村民自治的社会效果
第三章 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建设的负面影响
一、关于宗族的定义
二、宗族势力对于村民自治活动以及机制建设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宗族势力复兴的原因分析
一、生产力低下是宗族势力复兴的经济基础
二、聚族而居的封闭环境为宗族势力的复兴提供条件
三、宗族观念的传承是宗族势力复兴的重要因素
四、新旧体制交替的空隙为宗族势力的复兴提供了机会
五、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助长了宗族观念的复燃
第五章 消解村民自治建设中的宗族势力负面影响的措施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三、加强制度建设,切断宗族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的功能的达成途径
四、引导宗族活动在法制的规范内进行活动
五、完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
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172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7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