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制度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0 19:47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虽然失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但是,这一现象产生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大部分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沦为介于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边缘群体,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本文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结合可持续生计的模式和意义,对目前我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现状做出了分析,并针对这一现象的产生,对失地农民自身和我国政府、政策方面的不足进行了阐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快速发展,就要结合可持续生计的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理念,就是必须以“可持续生计”为指导,在完善失地农民的应对制度与政策目标时,要把农民的短期生存质量与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从而使失地农民不仅能够得到充分的短期赔偿,而且还能获得长期的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增强了失去权能的失地农民的再发展能力,又有效地防止了失地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陷于社会排斥与社会脱离的境地。本文从失地农民的子女教育、补偿制...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构建中制度的重要性
(一) 失地农民与可持续生计的涵义
(二) 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模式及制度分析
(三) 从制度上防范失地农民陷入缺失可持续生计状态的意义
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制度建设的现状
(二)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制度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三)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制度建设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三、完善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制度建设的探索
(一)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可持续问题的教育制度建设
(二) 失地农民规范的补偿制度的完善
(三)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医疗制度的构筑
(四)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土地制度的规范
(五)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就业制度的探索
(六)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意愿分析——合肥市的实证研究[J]. 陈正光,骆正清. 农村经济. 2008(08)
[2]城乡统筹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路径分析与选择[J]. 郑美雁,秦启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3]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对策——以宁夏银川市为例[J]. 苏东海,罗强强,王莉娜.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4]从社会排斥视角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J]. 秦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08(08)
[5]南京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建构设想[J]. 李红旗,刘惠英. 江西农业学报. 2008(04)
[6]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几点思考——以南京市为例[J]. 李红旗,刘惠英.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1)
[7]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问题研究[J]. 王建,何兰萍.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8]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J]. 何宏莲,王威武. 农机化研究. 2007(10)
[9]西安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J]. 杨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4)
[10]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探析[J]. 周焕丽,惠永智,王玉. 商场现代化. 2007(13)
博士论文
[1]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 刘晓霞.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D]. 钱文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3]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 袁斌.大连理工大学 2008
[4]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 刘海云.河北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模式研究[D]. 于慕尧.大连理工大学 2008
[2]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D]. 孙莉.江苏大学 2008
[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子女教育困境及成因分析[D]. 姚宝亭.上海师范大学 2008
[4]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 邬克彬.湖南农业大学 2007
[5]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失地农民利益补偿问题研究[D]. 盛潇萌.大连理工大学 2007
[6]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 文晓波.重庆大学 2007
[7]人力资本视野下的失地农民生计模式转化研究[D]. 张蕾.四川大学 2006
[8]征地补偿问题研究[D]. 文爱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9]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 李腊云.湖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79954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构建中制度的重要性
(一) 失地农民与可持续生计的涵义
(二) 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模式及制度分析
(三) 从制度上防范失地农民陷入缺失可持续生计状态的意义
二、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制度建设的现状
(二)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制度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三)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制度建设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三、完善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制度建设的探索
(一)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可持续问题的教育制度建设
(二) 失地农民规范的补偿制度的完善
(三)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医疗制度的构筑
(四)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土地制度的规范
(五)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就业制度的探索
(六)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意愿分析——合肥市的实证研究[J]. 陈正光,骆正清. 农村经济. 2008(08)
[2]城乡统筹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路径分析与选择[J]. 郑美雁,秦启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3]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对策——以宁夏银川市为例[J]. 苏东海,罗强强,王莉娜.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4]从社会排斥视角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J]. 秦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08(08)
[5]南京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建构设想[J]. 李红旗,刘惠英. 江西农业学报. 2008(04)
[6]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几点思考——以南京市为例[J]. 李红旗,刘惠英.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1)
[7]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问题研究[J]. 王建,何兰萍.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8]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J]. 何宏莲,王威武. 农机化研究. 2007(10)
[9]西安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J]. 杨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4)
[10]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探析[J]. 周焕丽,惠永智,王玉. 商场现代化. 2007(13)
博士论文
[1]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 刘晓霞.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D]. 钱文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3]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 袁斌.大连理工大学 2008
[4]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 刘海云.河北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模式研究[D]. 于慕尧.大连理工大学 2008
[2]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D]. 孙莉.江苏大学 2008
[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子女教育困境及成因分析[D]. 姚宝亭.上海师范大学 2008
[4]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 邬克彬.湖南农业大学 2007
[5]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失地农民利益补偿问题研究[D]. 盛潇萌.大连理工大学 2007
[6]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 文晓波.重庆大学 2007
[7]人力资本视野下的失地农民生计模式转化研究[D]. 张蕾.四川大学 2006
[8]征地补偿问题研究[D]. 文爱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9]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 李腊云.湖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79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79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