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农民工参与式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4 01:29
  农民工是中国十三亿多人口中的特殊社会群体,顾名思义,从户籍角度来看,农民工是农民,而从职业角度来看,农民工又是工人。农民工的命名是农民与工人双重身份的结合,这种尴尬的身份使农民工呈现着两副面孔,他们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同时他们也是社会苦难的象征。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成为了“两不靠”的弱势群体。从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可以透视出,城市政府在农民工管理问题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因而政府必须对农民工管理进行理念创新和体制创新。目前西方国家对参与式治理的研究已经基本成熟,形成了体系化的理论,通过理论的梳理,能够发现其对于解决农民工管理问题具有借鉴意义。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如果能够参与到治理过程之中,就可以使政府更加全面的了解和理解农民工,更有效地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在更大程度上获得农民工对政府的支持和认可,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对农民工的管理,并且同时有助于减少管理成本。其实农民工通过规范的参与途径参与治理,本身就实现了对其有效管理的过程,所以说,农民工参与式治理不仅能够满足农民工实现民主权利和维护自身利益的现实需求,而且能够满足政府改善农民工现状的管理需要。在农民工参与式治...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背景
        1.农民工的界定
        2.农民工的巨大贡献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
        1.研究方法
        2.研究创新点
        3.研究难点
一、参与式治理的理论阐释
    (一)参与式治理的相关理论
        1.参与式民主
        2.“治理”与“善治”
    (二)参与式治理的内涵
        1.赋权于民
        2.公民参与
        3.多元合作
        4.自主自治
    (三)参与式治理的价值
        1.深化民主,推动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2.维护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
        3.有效避免政府失效,增强政府合法性
    (四)参与式治理的应用与实践
        1.美国的参与式治理
        2.参与式治理在中国的应用与实践
二、农民工参与式治理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一)农民工管理的制度现实及现行管理模式
        1.农民工管理的制度现实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2.现行农民工管理的普遍模式
    (二)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1.农民工的幸福感不足
        2.农民工的公民权利缺乏保障
        3.农民工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
    (三)现行农民工管理模式的困境
        1.农民工管理的模式困境 管理模式与户籍制度叠加施压
        2.农民工管理的难破瓶颈 决策偏差与过度负载
        3.农民工组织的长期缺位 规范化组织亟待建立
        4.农民工融入的难解心结 政府管理造成市民与农民工心理区隔
    (四)农民工参与式治理的意义
三、农民工参与式治理实践——以海口“外来工之家”为例
    (一)海口“外来工之家”简介
    (二)“海口模式”的发展机制及模式
    (三)“海口模式”利弊分析
        1.现有的成效
        2.存在的问题
    (四)“海口模式”经验总结与发展前景
四、农民工参与式治理路径初探
    (一)政府在支持农民工参与式治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农民工参与式治理对政府的基本要求
    (三)未来农民工参与式治理路径选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参与式治理”研究综述[J]. 赵光勇,陈邓海.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9(04)
[2]参与式预算:当今实现善治的有效工具——欧洲国家参与式预算的经验与启示[J]. 赵丽江,陆海燕.  中国行政管理. 2008(10)
[3]参与式发展与中国城市治理模式创新[J]. 成德宁,侯伟丽.  南都学坛. 2008(03)
[4]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培育与全面发展问题探讨[J]. 姚上海.  理论月刊. 2008(04)
[5]全面性表现、结构性成因与对策性建议——当代中国农民弱势地位问题研究[J]. 刘敏,张巍.  浙江社会科学. 2006(01)



本文编号:3185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85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