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文化景观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19:01
本文关键词:庐山文化景观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浩瀚历史的深厚积淀,是一个国家璀璨文化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珍宝。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遗产保护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我国作为世界遗产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进程却相对滞后,社会广泛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局面还未形成,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威胁。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由此逐步发展起来,并逐渐形成和完善。庐山作为中国四大世界级文化景观遗产之一,在我国名山大川中占有重要一席。《世界文化景观——庐山宣言》的发布,表明了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下的产物具有极高的重要性,以及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价值进行保护。目前针对庐山文化和旅游的相关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也逐渐深入,近年来应用在旅游开发方面的成果也不少,但缺乏针对庐山文化景观遗产的深入分析,因此未能有效的实现其数字化保护。鉴于此,本文选择将庐山文化景观遗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数字化的保护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章除绪论外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文化景观遗产传统保护措施和困境;第二部分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第三部分首先对庐山文化景观进行了大致归类和整理,然后对庐山文化景观遗产数字化系统进行了设计。数字化后的庐山文化景观遗产,便于储存和检索、查询,同时有助于修复所损坏的遗产遗迹,以便安全和长久的保存庐山文化景观遗产,数字化后的各类资料还可以进一步建立数字博物馆,使得庐山文化景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共享,从而为文化景观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开发服务。
【关键词】:庐山 文化遗产 文化景观 数字化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928.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2
- 1.1 研究背景7-8
- 1.1.1 庐山文化景观遗产丰富7
- 1.1.2 庐山旅游开发成果与问题并存7
- 1.1.3 虚拟旅游成为当代旅游业发展新趋势7-8
- 1.1.4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成为研究热点8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8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1.3.1 国外研究现状8-9
- 1.3.2 国内研究现状9-11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11-12
- 1.4.1 研究内容11
- 1.4.2 研究方法11-12
- 2 文化景观遗产12-17
- 2.1 文化景观遗产12-13
- 2.1.1 定义12-13
- 2.1.2 分类13
- 2.2 文化遗产保护13-15
- 2.2.1 传统保护措施14-15
- 2.2.2 传统保护措施的不足之处15
- 2.3 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15-17
- 3 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17-22
- 3.1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17-18
- 3.1.1 定义17
- 3.1.2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17-18
- 3.2 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18-20
- 3.2.1 GIS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18
- 3.2.2 RS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18-19
- 3.2.3 GPS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19-20
- 3.2.4 VR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20
- 3.3 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20-22
- 4 庐山文化景观遗产数字化22-31
- 4.1 庐山文化景观概况及分类22-25
- 4.1.1 庐山概况22-23
- 4.1.2 庐山文化景观遗产分类23-25
- 4.2 庐山文化景观遗产数字化保护系统分析25-26
- 4.2.1 需求分析25-26
- 4.2.2 功能分析26
- 4.3 庐山文化景观遗产数字化保护系统构建26-31
- 4.3.1 系统实现的思路与技术路线图26-28
- 4.3.2 数据获取28-30
- 4.3.3 模块构建30-31
- 5 结论和展望31-32
- 参考文献32-35
- 致谢35-37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霁翔;;浅析城市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10年02期
2 单霁翔;;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下)[J];东南文化;2010年03期
3 单霁翔;;相土形胜 文脉绵延——浅析城市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J];中外文化交流;2010年07期
4 钟福民;李瑞英;;论江西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以赣南地区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王林;;文化景观遗产及构成要素探析——以广西龙脊梯田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6 单霁翔;;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与国际共识(一)[J];建筑创作;2009年06期
7 张晶晶;;浅析自然和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J];科技信息;2009年20期
8 单霁翔;;乡村类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名城;2010年04期
9 龚良;;让文化景观遗产融入美好生活[J];东南文化;2010年03期
10 邬东t
本文编号:319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19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