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吴堡窑洞古城聚落形态的研究与保护

发布时间:2017-04-21 17:09

  本文关键词:吴堡窑洞古城聚落形态的研究与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关于中国传统聚落的研究课题,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通过对传统聚落形态的研究和保护,将人类生存特定区域的特色文脉在现代社会延续和发展下去,是目前中国学术界普遍关注和探索的理论方向。 陕西省陕北地区的黄土窑洞人居聚落,是在我国传统聚落形态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其聚落形态的演变受到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的影响,具有很多独特的聚落形态和文化特色。本论文研究的“吴堡窑洞古城”就是一座陕北地区极具典型性的堡寨式窑洞人居聚落。论文以这种堡寨与窑洞相结合的聚落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的调研考察,收集了大量自然、历史、人文的背景资料,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了聚落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变迁,研究了构成聚落空间形态的布局层次、街巷空间、景观组成、建筑形态以及人类的社会关系等基本要素,并结合聚落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探讨了聚落保护与利用的措施与方法,旨在研究吴堡窑洞古城聚落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关键词】:聚落形态 堡寨 窑洞 地域文化 保护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928.5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1 绪论7-14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7-10
  • 1.1.1 选题背景7-9
  • 1.1.2 研究对象9-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3 研究现状11-12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2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4
  • 1.4.1 研究思路12-13
  • 1.4.2 研究方法13-14
  • 2 吴堡窑洞古城聚落背景资料14-30
  • 2.1 概念阐述与研究范围的框定14-16
  • 2.1.1 概念阐述14-16
  • 2.1.2 研究范围框定16
  • 2.2 吴堡窑洞古城聚落综述16-23
  • 2.2.1 地理位置17
  • 2.2.2 历史沿革17-20
  • 2.2.3 缘起与现状20-23
  • 2.3 吴堡地区人居环境初识23-29
  • 2.3.1 自然地理条件23-24
  • 2.3.2 人文历史发展24-26
  • 2.3.3 地域民俗民风26-29
  • 2.4 小结29-30
  • 3 吴堡窑洞古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30-40
  • 3.1 聚落的形成30-33
  • 3.1.1 军事防御与聚落修建30
  • 3.1.2 军事堡寨和窑洞民居选址的环境观30-32
  • 3.1.3 关于建城定位的神话传说32-33
  • 3.2 聚落的发展33-36
  • 3.2.1 社会经济与聚落发展33-35
  • 3.2.2 政治文化与聚落发展35-36
  • 3.2.3 古城聚落的衰落变迁36
  • 3.3 聚落的社会生活考证36-39
  • 3.3.1 行为功能区的划分36-38
  • 3.3.2 聚落的社会组织38-39
  • 3.4 小结39-40
  • 4 吴堡窑洞古城聚落的形态构成40-74
  • 4.1 聚落的总体布局40-48
  • 4.1.1 布局的基本形态40-42
  • 4.1.2 布局与聚落环境42-45
  • 4.1.3 布局与生土景观45-48
  • 4.2 聚落的空间形态48-59
  • 4.2.1 院落形态结构和空间层次48-53
  • 4.2.2 街巷功能划分与空间层次53-56
  • 4.2.3 社会功能组织与空间形态56-59
  • 4.3 聚落的建筑综述59-73
  • 4.3.1 窑洞建筑与黄土文化基因59
  • 4.3.2 建筑类型和形态结构59-63
  • 4.3.3 建筑装饰艺术63-70
  • 4.3.4 关于公共建筑的记述70-73
  • 4.4 小结73-74
  • 5 传统聚落保护更新的实践分析74-80
  • 5.1 保护更新的概况74-75
  • 5.1.1 实践总结74-75
  • 5.1.2 发展形式75
  • 5.1.3 开发背后的危机75
  • 5.2 保护更新的探讨——因地制宜、适度发展75-79
  • 5.2.1 意大利古城罗马76-77
  • 5.2.2 云南丽江古城77-78
  • 5.2.3 陕北米脂窑洞古城78-79
  • 5.2.4 三个实例的对比分析79
  • 5.3 小结79-80
  • 6 吴堡窑洞古城聚落的保护策略80-88
  • 6.1 保护更新的价值80-81
  • 6.1.1 历史文化价值80
  • 6.1.2 人文精神价值80
  • 6.1.3 经济艺术价值80-81
  • 6.2 保护的理念研究81-83
  • 6.2.1 聚落保护的反思81-82
  • 6.2.2 保护更新的技术要点82-83
  • 6.3 保护的策略与措施83-87
  • 6.3.1 保护策略的设计83-84
  • 6.3.2 有效的途径一一遗址公园建设84-87
  • 6.3.3 调查研究及建立数字化保护平台87
  • 6.4 小结87-88
  • 结论88-89
  • 参考文献89-92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及社会评价情况92-93
  • 致谢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良镛;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J];华中建筑;1998年01期

2 常青;略论传统聚落的风土保护与再生[J];建筑师;2005年03期

3 王巍;;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J];文物;2006年05期

4 杨国安;社会动荡与清代湖北乡村中的寨堡[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5期

5 欧颖清,谢兴保;闽清寨堡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05期

6 陈旭;北宋西北沿边区域市场的形成与功能[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吴堡窑洞古城聚落形态的研究与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0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6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