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S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0 06:22
妇联基层组织作为党联系女性民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参与社会管理中代表、维护、关心女性公民切身利益的同时,需要及时调整工作的策略,以避免组织服务不能满足利益群体多种需求等普遍问题的持续存在。S区是沈阳市唯一的无农村占地的中心城区,地域面积较小,人口密度较大,妇联组织面临基层力量薄弱、社会资源匮乏、服务管理滞后等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到S区妇联基层组织工作的现状是基层组织的成员少、服务内容简单;基层妇联干部综合素质低,服务能力不强;组织统筹协调不顺畅,社会影响力不足;服务项目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服务效果不突出等。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妇联基层组织管理存在定位偏差、组织成员服务能力缺失、工作机制欠合理,拓展服务不精准。进而提出了建设服务型妇联基层组织的相应政策性建议。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意识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妇联基层组织
(二)妇联的组织结构
(三)妇联组织的职能
(四)妇联组织的属性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科层制理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章 沈阳市S区妇联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沈阳市S区的基本情况
(一)区域环境
(二)区域经济社会状况
(三)人口结构和收入结构
二、沈阳市S区妇联组织的基本概况
(一)妇联组织的基本情况
(二)妇联组织的建设情况
三、沈阳市S区妇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妇联组织管理滞后
(二)妇联干部的综合素质低
(三)组织工作统筹协调不顺畅
(四)为群众服务成效不足
四、沈阳市S区妇联组织建设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组织管理的定位偏差
(二)组织成员服务能力的缺失
(三)工作机制布局不够合理
(四)拓展服务不精准
第四章 完善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妇联基层组织管理工作
(一)妇联基层组织的网格化管理
(二)服务工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三)与各类社团组织的沟通与合作
二、提升组织管理者的工作能力
(一)基层工作力量的加强
(二)职业生涯教育
(三)服务项目的强化
三、健全妇联基层组织工作机制
(一)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主体责任机制的落实
(二)党建带妇建工作保障机制的完善
(三)常态化工作激励机制的探索
四、加强妇联基层组织的改革和创新
(一)探索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模式
(二)创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载体
(三)提高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能力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妇联组织在家庭建设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以湖北省妇联组织为例[J]. 余永跃,李渺.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5(06)
[2]湖北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 中国妇运. 2015(03)
[3]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挥妇联组织作用[J]. 罗宁. 中国妇运. 2015(03)
[4]关于黑龙江省女性社会组织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J]. 中国妇运. 2015(02)
[5]全面落实消歧公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妇女组织作用——记积极参与联合国消歧委员会第59届会议[J]. 杜洁,李亚妮. 中国妇运. 2015(02)
[6]新加坡亲家庭政策的启示[J]. 袁素玲. 中国妇运. 2015(02)
[7]20年回眸: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与中国妇女运动的新进程[J]. 丁娟,李亚妮,和建花. 中国妇运. 2015(01)
[8]妇联组织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几点思考[J]. 李晓杰. 中国妇运. 2014(12)
[9]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 最大限度地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J]. 宋秀岩. 中国妇运. 2014(08)
[10]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服务型基层妇联组织[J]. 沈跃跃. 中国妇运. 2014(08)
博士论文
[1]定位与功能:转型期中国妇联组织角色研究[D]. 赵明.武汉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障碍及其对策[D]. 谭凝.武汉科技大学 2015
[2]从行政化到专业化: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妇联工作项目化运作[D]. 曹祖峰.华东理工大学 2015
[3]妇联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 黄利娜.湘潭大学 2014
[4]上海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研究[D]. 苏静.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研究[D]. 雷瑞萍.山西大学 2013
[6]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与问题分析[D]. 陈思思.华东理工大学 2013
[7]妇联组织社会功能研究[D]. 李仕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3
[8]新时期妇联组织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D]. 丁芳.山东大学 2012
[9]妇联组织对女性幸福感提升的作用研究[D]. 张燕.上海交通大学 2012
[10]我国妇联组织维护妇女权益的职能强化研究[D]. 王敏.电子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21860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意识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妇联基层组织
(二)妇联的组织结构
(三)妇联组织的职能
(四)妇联组织的属性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科层制理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章 沈阳市S区妇联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沈阳市S区的基本情况
(一)区域环境
(二)区域经济社会状况
(三)人口结构和收入结构
二、沈阳市S区妇联组织的基本概况
(一)妇联组织的基本情况
(二)妇联组织的建设情况
三、沈阳市S区妇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妇联组织管理滞后
(二)妇联干部的综合素质低
(三)组织工作统筹协调不顺畅
(四)为群众服务成效不足
四、沈阳市S区妇联组织建设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组织管理的定位偏差
(二)组织成员服务能力的缺失
(三)工作机制布局不够合理
(四)拓展服务不精准
第四章 完善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妇联基层组织管理工作
(一)妇联基层组织的网格化管理
(二)服务工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三)与各类社团组织的沟通与合作
二、提升组织管理者的工作能力
(一)基层工作力量的加强
(二)职业生涯教育
(三)服务项目的强化
三、健全妇联基层组织工作机制
(一)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主体责任机制的落实
(二)党建带妇建工作保障机制的完善
(三)常态化工作激励机制的探索
四、加强妇联基层组织的改革和创新
(一)探索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模式
(二)创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载体
(三)提高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能力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妇联组织在家庭建设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以湖北省妇联组织为例[J]. 余永跃,李渺.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5(06)
[2]湖北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 中国妇运. 2015(03)
[3]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挥妇联组织作用[J]. 罗宁. 中国妇运. 2015(03)
[4]关于黑龙江省女性社会组织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J]. 中国妇运. 2015(02)
[5]全面落实消歧公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妇女组织作用——记积极参与联合国消歧委员会第59届会议[J]. 杜洁,李亚妮. 中国妇运. 2015(02)
[6]新加坡亲家庭政策的启示[J]. 袁素玲. 中国妇运. 2015(02)
[7]20年回眸: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与中国妇女运动的新进程[J]. 丁娟,李亚妮,和建花. 中国妇运. 2015(01)
[8]妇联组织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几点思考[J]. 李晓杰. 中国妇运. 2014(12)
[9]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 最大限度地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J]. 宋秀岩. 中国妇运. 2014(08)
[10]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服务型基层妇联组织[J]. 沈跃跃. 中国妇运. 2014(08)
博士论文
[1]定位与功能:转型期中国妇联组织角色研究[D]. 赵明.武汉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障碍及其对策[D]. 谭凝.武汉科技大学 2015
[2]从行政化到专业化: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妇联工作项目化运作[D]. 曹祖峰.华东理工大学 2015
[3]妇联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 黄利娜.湘潭大学 2014
[4]上海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研究[D]. 苏静.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研究[D]. 雷瑞萍.山西大学 2013
[6]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作用与问题分析[D]. 陈思思.华东理工大学 2013
[7]妇联组织社会功能研究[D]. 李仕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3
[8]新时期妇联组织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D]. 丁芳.山东大学 2012
[9]妇联组织对女性幸福感提升的作用研究[D]. 张燕.上海交通大学 2012
[10]我国妇联组织维护妇女权益的职能强化研究[D]. 王敏.电子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21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2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