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合主义视角下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1 16:50
农民的话语权缺失是导致农民处于弱势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对于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统合主义是一种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制度安排,它一个显著的功能就是对利益的汇集。统合主义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社会不同的利益集中并且以各方都同意的方式进入到国家体制当中,以便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目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相关研究很多,但较少有人从统合主义的角度来研究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本文主要是从统合主义视角下的来观察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基于相关的文献分析,本文将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作为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历史演进过程,认为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发展与国家对农村社会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民利益表达基本上被国家控制,农民难以进行有效的利益表达,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利益表达开始发展,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从统合主义的角角度来看,改革前的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具有国家统合主义的特征。在分析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历史演进基础上,本文考察了当前...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一)、统合主义
(二)、利益表达与利益表达机制
三、研究综述
(一)、统合主义与中国研究
(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相关研究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当代中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演进路径
一、中国共产党与农民利益的一致性
二、建国以后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演进
(一)、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民协会
(二)、农业合作化阶段的农业合作组织
(三)、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人民公社
(四)、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利益表达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当代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现实困境
一、农民利益表达组织缺位
(一)、农民利益表达组织缺位的历史原因
(二)、农民利益表达组织缺位的现实表现
二、农民利益表达制度缺位
(一)、选举制度的缺位
(二)、意见表达制度的缺位
三、农民利益表达主体意识缺位
第四章 重塑当代中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可能性分析
一、国家对农民控制的放松
二、农村组织的发展为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提供了组织基础
(一)、村民自治组织的发展
(二)、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第五章 完善当代中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路径选择
一、村民自治组织的去行政化
二、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层级组织体系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民自治:价值和困境——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J]. 于建嵘. 学习与探索. 2010(04)
[2]社会转型期农民利益表达的困境及原因分析[J]. 何卫平. 理论导刊. 2010(04)
[3]“三农”视域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重构[J]. 高乃云. 求实. 2010(01)
[4]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重构[J]. 任中平,陈冕. 云南社会科学. 2009(03)
[5]当代农民的利益表达与农村稳定——以农民主体性文化视角论社会和谐的构建范式[J]. 薛洪生.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8(02)
[6]农民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成因探析[J]. 黄华兵,吴晓燕.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01)
[7]谈中国村民自治的历史意义[J]. 辛秋水.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8(01)
[8]论西方合作主义的理论特征[J]. 袁柏顺.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02)
[9]构建和谐农村的必由之路: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渠道[J]. 扈兵. 文史博览. 2006(24)
[10]论当代中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J]. 杨正喜,唐鸣. 中州学刊. 2006(03)
博士论文
[1]政治发展研究的法团主义维度[D]. 李力东.浙江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24915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一)、统合主义
(二)、利益表达与利益表达机制
三、研究综述
(一)、统合主义与中国研究
(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相关研究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当代中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演进路径
一、中国共产党与农民利益的一致性
二、建国以后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演进
(一)、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民协会
(二)、农业合作化阶段的农业合作组织
(三)、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人民公社
(四)、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利益表达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当代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现实困境
一、农民利益表达组织缺位
(一)、农民利益表达组织缺位的历史原因
(二)、农民利益表达组织缺位的现实表现
二、农民利益表达制度缺位
(一)、选举制度的缺位
(二)、意见表达制度的缺位
三、农民利益表达主体意识缺位
第四章 重塑当代中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可能性分析
一、国家对农民控制的放松
二、农村组织的发展为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提供了组织基础
(一)、村民自治组织的发展
(二)、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第五章 完善当代中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路径选择
一、村民自治组织的去行政化
二、建立代表农民利益的层级组织体系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民自治:价值和困境——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改[J]. 于建嵘. 学习与探索. 2010(04)
[2]社会转型期农民利益表达的困境及原因分析[J]. 何卫平. 理论导刊. 2010(04)
[3]“三农”视域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重构[J]. 高乃云. 求实. 2010(01)
[4]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重构[J]. 任中平,陈冕. 云南社会科学. 2009(03)
[5]当代农民的利益表达与农村稳定——以农民主体性文化视角论社会和谐的构建范式[J]. 薛洪生.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8(02)
[6]农民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成因探析[J]. 黄华兵,吴晓燕.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01)
[7]谈中国村民自治的历史意义[J]. 辛秋水.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8(01)
[8]论西方合作主义的理论特征[J]. 袁柏顺.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02)
[9]构建和谐农村的必由之路: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渠道[J]. 扈兵. 文史博览. 2006(24)
[10]论当代中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J]. 杨正喜,唐鸣. 中州学刊. 2006(03)
博士论文
[1]政治发展研究的法团主义维度[D]. 李力东.浙江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24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24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