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与协商:一种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7 22:52
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进入了历史的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造就了不同的利益主体,阶层也日渐分化,社会多元化趋势加强,追求个体自身合法利益诉求已被社会广泛接受,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需要特定的利益表达渠道为之提供便利。农民这一特殊的社会阶层由于其自身的原因和社会历史的因素而致使其在涉及自身利益表达中面临诸多困境,在当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的进程中,要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程序来审视农民的利益表达。为此,以对话与协商为主的利益协商模式被引入农民利益表达的过程中,以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参与主体能本着平等、包容和理性的心态来解决好涉及农民利益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本文通过五部分的展开论述。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是阐述了农民利益表达的相关概念、农民利益表达的缘由、实践形式以及面临的困境;第三章,本章着重提出把对话与协商的理念引入农民利益表达中,集中阐述了对话与协商的理论来源,即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定义、理论渊源和价值诉求以及国人话语体系中对协商民主的解读和实践情形。着重分析了在利...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现实状况
2.1 利益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何为利益
2.1.2 农民利益
2.1.3 利益表达
2.2 农民利益表达的原因分析
2.2.1 个体利益需求
2.2.2 转型期利益失衡
2.3 现阶段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多元路径
2.3.1 当前农民利益表达的基本情况
2.3.2 农民利益表达的多样化实践
2.4 现阶段农民利益表达的困境分析
2.4.1 利益表达机制供给不足
2.4.2 利益表达行为者的资源缺失
2.4.3 利益表达的多向度而被弱化
2.4.4 政府利益整合与决策回应缺失
第3章 基于协商的农民利益表达
3.1 为什么利益实现需要对话与协商
3.1.1 对话与协商问题的提出
3.1.2 协商民主的定义
3.1.3 协商民主的理论渊源
3.1.4 协商民主的价值诉求
3.2 利益协商在中国
3.2.1 中国人语境中的“对话与协商”
3.2.2 中国协商民主的实践
3.2.3 协商民主视野中的中国政治协商
3.2.4 中国协商民主的特点和经验
3.3 利益表达中引入协商民主模式何以可能
3.3.1 组织的作用
3.3.2 公共理性的形成
3.3.3 理性与权威的正和博弈
3.4 以对话与协商为特征的利益表达机制的形成
3.4.1 包容性的吸纳机制
3.4.2 组织性的整合机制
3.4.3 政府性的回应机制
第4章 、对话与协商的利益表达机制的运行机理
4.1 对话与协商的基本内容
4.1.1 对话与协商的对象
4.1.2 对话与协商的制度安排与形式构成
4.1.3 对话与协商的原则
4.1.4 对话与协商涉及的基本问题
4.2 对话与协商的利益表达机制的运行方式
4.2.1 决策前公开信息、听取意见
4.2.2 决策中展开对话、协商、辩论、审议等程序
4.2.3 政府的利益整合与决策输出功能的发挥
4.3 运行机制可能面临的问题
4.3.1 传统政治文化因素对开展协商的排斥
4.3.2 协商主体参与条件的不平等的事实
4.3.3 现代科学方法的缺失与推广受限
4.3.4 农民个体与共同体的利益整合不力
4.4 对话与协商实践中问题的解决
4.4.1 培育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塑造新型参与主体
4.4.2 大力推进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建设
4.4.3 培育适合农村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其利益整合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236072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现实状况
2.1 利益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何为利益
2.1.2 农民利益
2.1.3 利益表达
2.2 农民利益表达的原因分析
2.2.1 个体利益需求
2.2.2 转型期利益失衡
2.3 现阶段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多元路径
2.3.1 当前农民利益表达的基本情况
2.3.2 农民利益表达的多样化实践
2.4 现阶段农民利益表达的困境分析
2.4.1 利益表达机制供给不足
2.4.2 利益表达行为者的资源缺失
2.4.3 利益表达的多向度而被弱化
2.4.4 政府利益整合与决策回应缺失
第3章 基于协商的农民利益表达
3.1 为什么利益实现需要对话与协商
3.1.1 对话与协商问题的提出
3.1.2 协商民主的定义
3.1.3 协商民主的理论渊源
3.1.4 协商民主的价值诉求
3.2 利益协商在中国
3.2.1 中国人语境中的“对话与协商”
3.2.2 中国协商民主的实践
3.2.3 协商民主视野中的中国政治协商
3.2.4 中国协商民主的特点和经验
3.3 利益表达中引入协商民主模式何以可能
3.3.1 组织的作用
3.3.2 公共理性的形成
3.3.3 理性与权威的正和博弈
3.4 以对话与协商为特征的利益表达机制的形成
3.4.1 包容性的吸纳机制
3.4.2 组织性的整合机制
3.4.3 政府性的回应机制
第4章 、对话与协商的利益表达机制的运行机理
4.1 对话与协商的基本内容
4.1.1 对话与协商的对象
4.1.2 对话与协商的制度安排与形式构成
4.1.3 对话与协商的原则
4.1.4 对话与协商涉及的基本问题
4.2 对话与协商的利益表达机制的运行方式
4.2.1 决策前公开信息、听取意见
4.2.2 决策中展开对话、协商、辩论、审议等程序
4.2.3 政府的利益整合与决策输出功能的发挥
4.3 运行机制可能面临的问题
4.3.1 传统政治文化因素对开展协商的排斥
4.3.2 协商主体参与条件的不平等的事实
4.3.3 现代科学方法的缺失与推广受限
4.3.4 农民个体与共同体的利益整合不力
4.4 对话与协商实践中问题的解决
4.4.1 培育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塑造新型参与主体
4.4.2 大力推进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建设
4.4.3 培育适合农村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其利益整合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236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3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