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培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1 17:52
当前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乡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决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人才支撑、培育高素质的“三农”人才,而新乡贤正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力量。在梳理并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新乡贤同传统意义上的乡贤进行对比,总结出新乡贤的四个新特征,将新乡贤定义为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各领域优秀人才。结合当前的发展现实,分别从新乡贤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论证了培育新乡贤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但是,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培育新乡贤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是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不够,新乡贤队伍建设还亟待加强,新乡贤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乡村部分主体对新乡贤的作用认识不足,二是乡村的吸引力不高,三是新乡贤建设制度及机制不健全。最后,针对相关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建议,要弘扬新乡贤文化,增强新乡贤的社会认同;要改善乡村条件,增强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要强化组织引导,保障新乡贤作用的有效发挥;要加强机制建...
【文章来源】:西华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乡贤的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乡村振兴
2.1.2 乡贤
2.1.3 新乡贤
2.2 理论基础的阐述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2.3 善治理论
3 新乡贤培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3.1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3.2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建强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
3.3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涵养乡村振兴的文化氛围
3.4 助推乡村生态振兴,筑牢乡村振兴的生态屏障
3.5 参与乡村组织振兴,增强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培育的研究
4.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培育面临的困境
4.1.1 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4.1.2 新乡贤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4.1.3 新乡贤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4.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培育面临困境的原因
4.2.1 相关群体对新乡贤的作用认识不充分
4.2.2 乡村对新乡贤的吸引力不足
4.2.3 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制度及机制不够完善
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培育的对策建议
5.1 弘扬新乡贤文化,增强新乡贤的社会认同
5.1.1 加强对新乡贤文化的挖掘和研究
5.1.2 开展新乡贤模范评选活动
5.1.3 加强新乡贤文化的宣传工作
5.2 改善乡村条件,加强新乡贤与乡村的有机联系
5.2.1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5.2.2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5.2.3 增强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5.3 强化组织引导,保障新乡贤作用的有效发挥
5.3.1 加强新乡贤的组织建设
5.3.2 开展新乡贤的管理工作
5.3.3 落实新乡贤的激励政策
5.4 加强机制建设,建强新乡贤队伍
5.4.1 制定新乡贤的甄选标准
5.4.2 建立新乡贤的监督反馈机制
5.4.3 健全新乡贤的激励评价机制
5.5 完善制度建设,增强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
5.5.1 以坚持党的领导为首要原则
5.5.2 以制度化形式推动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
5.5.3 将新乡贤工作纳入相关责任主体的考核内容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J]. 李国鹏. 农业经济. 2019(03)
[2]论现代化中后期的乡村振兴[J]. 徐勇. 社会科学研究. 2019(02)
[3]我国乡村振兴若干问题思考[J]. 罗其友,伦闰琪,杨亚东,马力阳,刘子萱,高明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2)
[4]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演进[J]. 陈昌丰.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9(02)
[5]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J]. 赵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2)
[6]乡村振兴的战略实践——福清市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探索与思考[J]. 陈拓新.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9(01)
[7]乡村振兴:改革经验、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第三届中国县域治理高层论坛会议综述[J]. 杨一哲,陶珊珊.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1)
[8]“新乡贤”治村的实践路径研究[J]. 宋西雷. 领导科学. 2019(02)
[9]乡贤治理模式与法治的结合——以丰县梁寨新乡贤制度为例[J]. 马新怡. 现代交际. 2019(01)
[10]新乡贤:时代特征与法治价值[J]. 潘溪,徐永伟. 原道. 2018(01)
硕士论文
[1]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协同治理研究[D]. 孟现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8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中乡贤生成机制研究[D]. 杨丽亚.浙江财经大学 2018
[3]乡贤治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冯余桥.中国矿业大学 2017
[4]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研究[D]. 韦卓枫.武汉大学 2017
[5]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D]. 宋祎娜.集美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41129
【文章来源】:西华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乡贤的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乡村振兴
2.1.2 乡贤
2.1.3 新乡贤
2.2 理论基础的阐述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2.3 善治理论
3 新乡贤培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3.1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3.2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建强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
3.3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涵养乡村振兴的文化氛围
3.4 助推乡村生态振兴,筑牢乡村振兴的生态屏障
3.5 参与乡村组织振兴,增强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培育的研究
4.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培育面临的困境
4.1.1 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4.1.2 新乡贤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4.1.3 新乡贤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4.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培育面临困境的原因
4.2.1 相关群体对新乡贤的作用认识不充分
4.2.2 乡村对新乡贤的吸引力不足
4.2.3 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制度及机制不够完善
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培育的对策建议
5.1 弘扬新乡贤文化,增强新乡贤的社会认同
5.1.1 加强对新乡贤文化的挖掘和研究
5.1.2 开展新乡贤模范评选活动
5.1.3 加强新乡贤文化的宣传工作
5.2 改善乡村条件,加强新乡贤与乡村的有机联系
5.2.1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5.2.2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5.2.3 增强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5.3 强化组织引导,保障新乡贤作用的有效发挥
5.3.1 加强新乡贤的组织建设
5.3.2 开展新乡贤的管理工作
5.3.3 落实新乡贤的激励政策
5.4 加强机制建设,建强新乡贤队伍
5.4.1 制定新乡贤的甄选标准
5.4.2 建立新乡贤的监督反馈机制
5.4.3 健全新乡贤的激励评价机制
5.5 完善制度建设,增强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
5.5.1 以坚持党的领导为首要原则
5.5.2 以制度化形式推动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
5.5.3 将新乡贤工作纳入相关责任主体的考核内容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J]. 李国鹏. 农业经济. 2019(03)
[2]论现代化中后期的乡村振兴[J]. 徐勇. 社会科学研究. 2019(02)
[3]我国乡村振兴若干问题思考[J]. 罗其友,伦闰琪,杨亚东,马力阳,刘子萱,高明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2)
[4]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演进[J]. 陈昌丰.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9(02)
[5]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J]. 赵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2)
[6]乡村振兴的战略实践——福清市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探索与思考[J]. 陈拓新.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9(01)
[7]乡村振兴:改革经验、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第三届中国县域治理高层论坛会议综述[J]. 杨一哲,陶珊珊.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1)
[8]“新乡贤”治村的实践路径研究[J]. 宋西雷. 领导科学. 2019(02)
[9]乡贤治理模式与法治的结合——以丰县梁寨新乡贤制度为例[J]. 马新怡. 现代交际. 2019(01)
[10]新乡贤:时代特征与法治价值[J]. 潘溪,徐永伟. 原道. 2018(01)
硕士论文
[1]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协同治理研究[D]. 孟现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8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中乡贤生成机制研究[D]. 杨丽亚.浙江财经大学 2018
[3]乡贤治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冯余桥.中国矿业大学 2017
[4]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研究[D]. 韦卓枫.武汉大学 2017
[5]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D]. 宋祎娜.集美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41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4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