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机制
发布时间:2021-06-22 07:08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要发展,农村要稳定,农民要富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土地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纠纷大量增加,其主要类型主要表现为因土地征收而引发的纠纷和在土地承包过程中所产生的纠纷。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规范上存在不足,致使实际工作中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不断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主要有合同纠纷与侵权纠纷。合同纠纷是指在合同订立、管理中产生的纠纷;侵权纠纷主要指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对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施侵害而产生的纠纷。产生上述纠纷的原因有很多。从经济利益的根源上看,农村土地纠纷实质就是相关各方经济利益的分歧与冲突,当原本平衡的各方利益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并不能为其中一方或者多方接受时,就会产生纠纷。基层乡镇政府对农村工作指导功能的弱化、基层乡镇政府追求经济利益的异化以及落后的户籍制度是产生土地纠纷的重要的体制性根源。人的组织认同感、归属感逐渐淡化,基层组织的社会控制力明显弱化以及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作用等是产生农村土地纠纷的社会性根源。此外,农村土地纠纷的产生还存在相应的法治性和政策性等方面的根源,文章对此都作了一一分析。在解决我国当前土地...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纠纷的主要类型
(一) 因土地征收引发的纠纷
(二) 因土地承包而产生的纠纷
二、我国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 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利益性根源
(二) 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体制性根源
(三) 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社会性根源
(四) 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法治性根源
(五) 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政策性根源
三、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法律或机制障碍
(一) 农村土地纠纷解决的机制障碍
(二) 《农村土地承包法》存在的法律缺陷
四、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几点法律建议
(一) 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的相关法律行为
(二) 进一步规范土地的所有权登记和证书发放
(三) 进一步规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四) 加强对村干部、农民的普法教育
(五) 进一步完善农村的社会生活保障制度
(六) 进一步加大对破坏生产经营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
五、我国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机制构建
(一) 和解(协商)
(二) 调解(非讼调解或民间调解)
(三) 行政裁决及复议
(四) 仲裁解决机制
(五) 完善土地纠纷的诉讼机制
(六) 构建相对完善的ADR模式
1、ADR纠纷解决机制的参与主体
2、农村土地纠纷ADR程序的操作模式
3、农村土地纠纷ADR解决模式的程序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解决机制的理性思考与制度架构[J]. 李长健,曹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2]河南征地补偿纠纷产生的原因[J]. 张宏东. 农业经济. 2008(07)
[3]试论我国农村土地纠纷的现状及解决机制[J]. 陈发桂. 桂海论丛. 2008(01)
[4]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调查与探索[J]. 郭春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07(15)
[5]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 曾霄,李坤. 当代经济. 2006(07)
[6]目前我国土地承包纠纷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 曲珍英.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4)
[7]提高认识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J]. 杜志. 农村经营管理. 2005(02)
[8]论土地承包权——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为中心展开[J]. 宋刚. 法学. 2002(12)
[9]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J]. 温铁军. 读书. 2001(10)
[10]罗马法上的永佃权制度与我国农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J]. 张红霞. 法学. 1999(09)
硕士论文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问题研究[D]. 刘建华.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42385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纠纷的主要类型
(一) 因土地征收引发的纠纷
(二) 因土地承包而产生的纠纷
二、我国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 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利益性根源
(二) 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体制性根源
(三) 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社会性根源
(四) 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法治性根源
(五) 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政策性根源
三、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法律或机制障碍
(一) 农村土地纠纷解决的机制障碍
(二) 《农村土地承包法》存在的法律缺陷
四、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几点法律建议
(一) 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的相关法律行为
(二) 进一步规范土地的所有权登记和证书发放
(三) 进一步规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四) 加强对村干部、农民的普法教育
(五) 进一步完善农村的社会生活保障制度
(六) 进一步加大对破坏生产经营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
五、我国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机制构建
(一) 和解(协商)
(二) 调解(非讼调解或民间调解)
(三) 行政裁决及复议
(四) 仲裁解决机制
(五) 完善土地纠纷的诉讼机制
(六) 构建相对完善的ADR模式
1、ADR纠纷解决机制的参与主体
2、农村土地纠纷ADR程序的操作模式
3、农村土地纠纷ADR解决模式的程序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解决机制的理性思考与制度架构[J]. 李长健,曹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2]河南征地补偿纠纷产生的原因[J]. 张宏东. 农业经济. 2008(07)
[3]试论我国农村土地纠纷的现状及解决机制[J]. 陈发桂. 桂海论丛. 2008(01)
[4]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调查与探索[J]. 郭春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07(15)
[5]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 曾霄,李坤. 当代经济. 2006(07)
[6]目前我国土地承包纠纷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 曲珍英.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4)
[7]提高认识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J]. 杜志. 农村经营管理. 2005(02)
[8]论土地承包权——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为中心展开[J]. 宋刚. 法学. 2002(12)
[9]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J]. 温铁军. 读书. 2001(10)
[10]罗马法上的永佃权制度与我国农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J]. 张红霞. 法学. 1999(09)
硕士论文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问题研究[D]. 刘建华.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42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42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