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比例制的比较 ——对女公务员比例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7-11 13:45
妇女参政的最低限额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女性主义中出现的比较频繁的概念。狭义上的最低限额制专指妇女参政的最低限额制。该概念一直备受争议,因此许多国内学者也对最低限额制的各种争论进行过讨论。然而,从最低限额制的概念表述上来看,它应该是指女议员占议员总数的百分比。关于妇女参政的最低限额制的争论中,支持实施限额制的观点认为,限额制是一种暂时的补偿性措施。事实上,最低限额制的实施,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然而,为什么妇女参政的最低限额制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女公务员的比例制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确实,如果一味地强调女公务员的比例制,将导致女性在担任公职方面的实质不平等状况不能得以改善,所以这种做法有待商榷!问题的关键就是为什么规定了妇女参政的比例制就能取得积极的效果,但换成了女公务员的比例制就不能实现预期效果呢?原因在于,妇女参政的比例制,符合本文分析出的比例制的四个存在条件,它更适用于代议制选举。因而,即使实施的是一项补偿性措施,其作用也能凸现出来。而女公务员的比例制,不符合比例制的存在条件,并且在中国特殊的公务员录用及任免方式下,即在选任制、委任制、考任职、聘任...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确定
1.2.1 对两种比例制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明确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综述
1.5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公民与公民社会
2.2 代议制与选举
2.3 中国公务员制度
第三章 妇女参政的最低限额制
3.1 妇女参政最低限额制的实施与发展状况
3.1.1 世界各国妇女参政最低限额制的实施与发展状况
3.1.2 我国最低限额制的的实施与发展状况
3.2 关于最低限额制及其临界点的各种争论的分析
3.2.1 关于最低限额制的各种争论的分析
3.2.2 关于最低限额制中临界量的规定的各种争论的分析
3.3 最低限额制的存在条件
3.3.1 北欧最低限额制的发展与存在问题及特征分析
3.3.2 印度最低限额制的发展与存在问题及特征分析
3.3.3 建立在二者各自特征基础上的比较分析
3.3.4 对最低限额制存在条件的推理
第四章 两种比例制的比较
4.1 女公务员的比例制
4.2 两种比例制的比较
4.3 中国公务员录用任免途径对女公务员比例制的障碍
4.3.1 委任制下推行女公务员比例制的问题
4.3.2 选任制下推行女公务员比例制的问题
4.3.3 考任制下推行女公务员比例制的问题
4.4 补偿原则与差别原则
4.5 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
4.6 对实质不平等的矫正
结论 权利平等与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民社会的涵义及基本特征[J]. 孙发锋.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2]比例制:当代中国性别平等参政的效力抉择[J]. 李晓广. 妇女研究论丛. 2009(06)
[3]代表性官僚制[J]. Julie Dolan,David H.Rosenbloom,胡辉华. 公共行政评论. 2008(03)
[4]北欧妇女参政影响要素分析[J]. 孙林芳,马向平,赵莎莎. 法制与社会. 2008(03)
[5]中外妇女参政比例比较及其思考[J]. 许悦.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01)
[6]有关妇女参政积极措施的法律和政策回顾研究[J]. 张永英. 妇女研究论丛. 2006(S2)
[7]配额制:对妇女平等参政的快速跟进[J]. D达勒鲁普,L弗莱登瓦尔,高静宇. 国外社会科学. 2006(06)
[8]北欧妇女参政:一个政治学维度的分析[J]. 肖莎,陈敏. 国际论坛. 2006(06)
[9]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 俞可平.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1)
[10]国内外有关妇女参政比例的规定及争论研究[J]. 张永英. 妇女研究论丛. 2005(S1)
硕士论文
[1]人大女性代表参政困境的制度分析[D]. 邓飞.中共中央党校 2008
本文编号:3278209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确定
1.2.1 对两种比例制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明确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综述
1.5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公民与公民社会
2.2 代议制与选举
2.3 中国公务员制度
第三章 妇女参政的最低限额制
3.1 妇女参政最低限额制的实施与发展状况
3.1.1 世界各国妇女参政最低限额制的实施与发展状况
3.1.2 我国最低限额制的的实施与发展状况
3.2 关于最低限额制及其临界点的各种争论的分析
3.2.1 关于最低限额制的各种争论的分析
3.2.2 关于最低限额制中临界量的规定的各种争论的分析
3.3 最低限额制的存在条件
3.3.1 北欧最低限额制的发展与存在问题及特征分析
3.3.2 印度最低限额制的发展与存在问题及特征分析
3.3.3 建立在二者各自特征基础上的比较分析
3.3.4 对最低限额制存在条件的推理
第四章 两种比例制的比较
4.1 女公务员的比例制
4.2 两种比例制的比较
4.3 中国公务员录用任免途径对女公务员比例制的障碍
4.3.1 委任制下推行女公务员比例制的问题
4.3.2 选任制下推行女公务员比例制的问题
4.3.3 考任制下推行女公务员比例制的问题
4.4 补偿原则与差别原则
4.5 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
4.6 对实质不平等的矫正
结论 权利平等与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民社会的涵义及基本特征[J]. 孙发锋.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2]比例制:当代中国性别平等参政的效力抉择[J]. 李晓广. 妇女研究论丛. 2009(06)
[3]代表性官僚制[J]. Julie Dolan,David H.Rosenbloom,胡辉华. 公共行政评论. 2008(03)
[4]北欧妇女参政影响要素分析[J]. 孙林芳,马向平,赵莎莎. 法制与社会. 2008(03)
[5]中外妇女参政比例比较及其思考[J]. 许悦.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01)
[6]有关妇女参政积极措施的法律和政策回顾研究[J]. 张永英. 妇女研究论丛. 2006(S2)
[7]配额制:对妇女平等参政的快速跟进[J]. D达勒鲁普,L弗莱登瓦尔,高静宇. 国外社会科学. 2006(06)
[8]北欧妇女参政:一个政治学维度的分析[J]. 肖莎,陈敏. 国际论坛. 2006(06)
[9]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 俞可平.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1)
[10]国内外有关妇女参政比例的规定及争论研究[J]. 张永英. 妇女研究论丛. 2005(S1)
硕士论文
[1]人大女性代表参政困境的制度分析[D]. 邓飞.中共中央党校 2008
本文编号:3278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7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