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治理困境及其变革路径——基于河南585名村干部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认知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07-12 15:14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是农村社区公共产品,其供给状况反映了农村社区治理效果。通过河南省585名村干部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认知的调研发现,在现有农村社区治理语境和框架下,存在村干部"两难"角色困境、村干部动力不足困境和村民缺乏合作困境。为实现农村社区治理的变革,应正确处理政府治理与社区治理的关系,强化对村干部激励与约束,积极培育农村社区自组织。
【文章来源】: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0,33(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村干部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认知及评价
1.村干部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状况的认识
2.村干部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状况的认识
三、村干部行为逻辑与农村社区治理困境
1.“代理人”与“当家人”:村干部两难角色困境
2.激励与约束:村干部动力不足困境
3.家户主义与集体主义:利益主体合作困境
四、农村社区治理的纠偏机制与变革路径
1.合理界定权力边界:理顺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
2.强化过程监督:促进村干部守规尽责
3.推进组织培育:完善农村自治组织体系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家户功能及中国经验——基于“深度中国调查”材料的认识[J]. 邓大才. 政治学研究. 2018(04)
[2]村干部“名”与“实”的历时性嬗变——基于浙江赵村的实地调查[J]. 胡业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根”与“径”:重新认识村民自治[J]. 陈明,刘义强. 探索. 2017(06)
[4]国家治理能力视角下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J]. 尤琳,陈世伟. 社会主义研究. 2014(06)
[5]中国家户制传统与农村发展道路——以俄国、印度的村社传统为参照[J]. 徐勇.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8)
[6]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的共生共建[J]. 何平.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1(10)
[7]我国乡村治理改革回顾与展望[J]. 党国英. 社会科学战线. 2008(12)
[8]对建立绩效型乡村治理模式的思考——绩效管理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J]. 李秀义,鹿晓明,邢晓燕. 兰州学刊. 2005(01)
[9]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J]. 徐勇. 开放导报. 2004(06)
本文编号:3280154
【文章来源】: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0,33(0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村干部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认知及评价
1.村干部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状况的认识
2.村干部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状况的认识
三、村干部行为逻辑与农村社区治理困境
1.“代理人”与“当家人”:村干部两难角色困境
2.激励与约束:村干部动力不足困境
3.家户主义与集体主义:利益主体合作困境
四、农村社区治理的纠偏机制与变革路径
1.合理界定权力边界:理顺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
2.强化过程监督:促进村干部守规尽责
3.推进组织培育:完善农村自治组织体系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家户功能及中国经验——基于“深度中国调查”材料的认识[J]. 邓大才. 政治学研究. 2018(04)
[2]村干部“名”与“实”的历时性嬗变——基于浙江赵村的实地调查[J]. 胡业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根”与“径”:重新认识村民自治[J]. 陈明,刘义强. 探索. 2017(06)
[4]国家治理能力视角下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J]. 尤琳,陈世伟. 社会主义研究. 2014(06)
[5]中国家户制传统与农村发展道路——以俄国、印度的村社传统为参照[J]. 徐勇.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8)
[6]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的共生共建[J]. 何平.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1(10)
[7]我国乡村治理改革回顾与展望[J]. 党国英. 社会科学战线. 2008(12)
[8]对建立绩效型乡村治理模式的思考——绩效管理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J]. 李秀义,鹿晓明,邢晓燕. 兰州学刊. 2005(01)
[9]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J]. 徐勇. 开放导报. 2004(06)
本文编号:3280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8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