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共生的秩序: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的生态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1-07-16 14:48
  本文立足于"乡村良性治理何以可能"的核心问题,通过建构"治理生态"理论,在考察中国乡村治理生态的历史发展与变迁的基础上,分析当代中国乡村治理面临的生态失衡困境及其结构性原因,进而讨论和建构实现乡村良性治理的可能路径。"治理生态"理论是本文分析和建构乡村治理的生态与路径的基本工具。治理生态是指在一定的治理空间中,治理主体之间及治理主体与治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治理生态"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一、治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在一定治理空间中由多元治理主体、多样化治理环境,及其它治理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有机整体;治理主体之间及其与治理环境之间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流动,治理主体、治理环境的构成状态,是治理系统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治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多元主体培育和多样化环境发展的过程。二、治理空间中的不同主体因所占据的资源、所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的不同而占据着不同的"治理生态位",治理生态位是相对的、动态的,不同治理生态位的主体在资源、能力方面的不对等构成了多元主体分工合作、彼此共存的基础。三、在一定的治理空间中,治理主体之间及其与治理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和存在状态是互构共生,互...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1、研究现状
        2、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分析框架
        1、研究的思路
        2、分析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第一章 治理生态:乡村治理的一种分析视角
    一、提出背景
        1、中国步入一个治理主义时代
        2、中国进入一个生态主义时代
        3、中国乡村的治理何以可能
    二、理论基础
        1、治理理论
        2、生态理论
        3、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4、"行动—结构"互构理论
        5、共生理论
    三、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题
        1、核心概念——治理生态
        2、基本命题
    四、治理生态理论的价值
        1、回答了治理理论的中国价值
        2、深化了治理理论的关系研究主题
        3、开创了治理研究的新视角
第二章 发展与变迁:中国乡村治理生态的历史演绎
    一、传统社会时期的乡村治理生态
        1、宗族自治的内生秩序
        2、"编户齐民"的外生秩序
        3、以士绅为连接的"礼治秩序"
    二、动荡社会时期的乡村治理生态
        1、乡村自治与行政下乡
        2、乡村发动与政党进乡
        3、士绅转型与宗族弱化
    三、新中国以来的乡村治理生态
        1、国家解构、统合社会
        2、国家建构社会
        3、国家培育市场
    四、小结
第三章 现实与困境:中国乡村治理生态的当代书写
    一、村庄类型与研究样本的选择
        1、村庄类型
        2、研究样本的选择
    二、乡村治理生态的现实描写与困境分析
        1、传统秩序消解
        2、社会组织发育不足
        3、文化心理结构离散
        4、乡镇政府职能缺位
        5、村"两委"职能错位
    三、小结
第四章 失衡与虚置:中国乡村治理生态困境的结构性分析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失衡
        1、"强国家——弱社会"的关系格局
        2、"中央政府——乡镇政府——农民"的关系结构失衡
    二、治理结构虚置
        1、治理结构的双向弱化
        2、行动动力的双重弱化
        3、治理结构与行动分离
第五章 共生与互构:中国乡村治理路径建构的实践与反思
    一、宏观路径:治理主体与治理环境良性互构
        1、案例:黔江生态移民工程
        2、黔江生态移民实践的经验分析
        3、理念启示:推进空间治理,建设拥有美好环境、美好生活的美丽乡村
    二、中观路径:治理主体间良性互构
        1、案例:白沙家庭联户代表制实践
        2、"家庭联户代表制"的经验分析
        3、理念启示:培育强政府、强社会、强市场、强公民的治理主体
    三、微观路径:治理行动与治理结构良性互构
        1、案例:社区"开放空间技术"治理探索
        2、社区"开放空间技术"治理的经验分析
        3、理念启示:树立微结构、微机制、微项目、微参与的"微治理"意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J]. 唐鸣,陈荣卓.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4(02)
[2]空间、城镇化与治理变革[J]. 陈晓彤,杨雪冬.  探索与争鸣. 2013(11)
[3]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研究 笔谈[J]. 贺雪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4]再造乡土团结: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新公共性”[J]. 吕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5]村庄类型与农民公共精神的差异性呈现——胜利村、南坝村和十里村的比较[J]. 夏国锋,邬家峰,王啸,陈长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6]为一个更加公正的世界而努力——全球深度治理的目标与前景[J]. 张胜军.  中国治理评论. 2013(01)
[7]“美好生活”的解读及其实现[J]. 陈纯仁,王迪.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8]论社区建设的中国道路[J]. 陈伟东.  学习与实践. 2013(02)
[9]论法治政府的标准[J]. 杜飞进.  学习与探索. 2013(01)
[10]社区社会组织让志愿精神和行动“软着陆”[J]. 陈伟东.  社区. 2012(22)

博士论文
[1]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农民主体性缺失与建构研究[D]. 张文静.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中国近现代乡村治理结构研究[D]. 马欣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3]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D]. 宫留记.南京师范大学 2007
[4]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研究[D]. 王长安.吉林大学 2007
[5]“后农业税时代”中国农村乡镇社会治理模式研究[D]. 陈少勇.福建师范大学 2006
[6]公共项目治理理论与代建制绩效改善研究[D]. 严玲.天津大学 2005
[7]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 于建嵘.华中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287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87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f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