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近代豫西北农村市场与社会转型

发布时间:2017-04-27 04:09

  本文关键词:近代豫西北农村市场与社会转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研究豫西北农村市场与近代社会转型,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当前河南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认识,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农村市场既是农村农副产品进入城乡市场网络的起点,又是城市工商业品输入农村消费市场的终点。豫西北农村市场是豫西北地区综合的社会经济文化载体,亦是反映豫西北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农村市场的关注逐渐增多,但大多局限于沿海发达地区,而对于处于内陆腹地的豫西北地区则大多不言其详。豫西北地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其地貌特征复杂多样,而且处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加之近代自然灾荒频繁,社会局势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同时豫西北区域内人口密度分布也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豫西北北农村市场的发展。笔者对于豫西北地区农村市场的复原性研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尽量弥补前人对于微观研究的不足,使处于边缘过渡地带的豫西北地区农村市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加深。 近代时期,随着沿海沿江等城市的开埠通商,豫西北地区农村商品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表现为豫西北农村集镇数量大幅度增加,农村集镇开市频率提高,集镇开市期限缩短,农村集镇的经济贸易功能得到不断增强。豫西北地区集镇已形成以间日集为主,每日集、十日四集、三日一集及五日一集的集期格局,集镇的空间分布大多数设在距城10至50里之间的区域,集镇方位围绕县城分布,呈现出不规则状态;豫西北集镇市场对活跃当地农村社会经济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代豫西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引起了豫西北地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豫西北地区以市场为导向的传统农村市场化程度得到不断增强;同时,豫西北近代新兴的专业型农村市场也开始大量出现,并迅速发展。豫西北地区不仅传统的粮食市场、棉花市场、土布市场、中药材等市场商品交易量大增,而且诸如烟草市场、毛皮鸡蛋市场、草帽辫市场、茧绸市场等近代出口贸易型市场也迅速增加,豫西北地区农村专业市场的分布特征开始出现专业化、区域化的趋势,其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豫西北地区的农村市场,促进了豫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代以来,豫西北地区庙会市场分布也开始增多,不仅集镇的村落有众多的庙会分布,而且非集镇的村落,其庙会分布也在不断增加,甚至无人居住的山顶处的庙会也开始出现;庙会会期时间逐渐延长,大多集中于二、三、四月份,庙会的组织管理发生了变化,近代的绅商开始进入庙会的组织管理领域;最为重要的是豫西北地区庙会市场的经济贸易功能迅速增强,开始占据庙会功能的主导地位;尽管豫西北庙会市场的内部区域差异在逐渐增大,但是豫西北庙会市场对于弥补豫西北集镇市场在空间分布和商品贸易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豫西北农村市场作为初级商品的汇集地,其交通原来主要依靠传统的水陆运输,主要在区域内或国内流动;近代以来,豫西北地区借助于便捷的铁路、公路运输,把本地所出的农副土特产品汇聚于通商口岸然后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外来的工业制成品也依靠铁路、公路输入到豫西北各地,更为重要的是近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使豫西北地区农村市场的结构逐渐从传统水陆型转变为近代铁路公路型。至此,豫西北农村市场开始纳入以通商口岸为中心的商品流通结构之中,成为国际商品流通体系的一部分。 随着豫西北农村市场的发展,其对豫西北的农村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在农村市场的作用下,农业改良速度加快,农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营重点由粮食作物转向经济作物,自给性农业开始向商品性农业发展。同时,豫西北地区手工业和商业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农民对农村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农村市场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后,农民的经商意识开始增强,思想观念逐步近代化,这些都在客观上推动了近代豫西北地区的农村社会转型。 本文运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就近代时期豫西北地区农村市场发展的脉络做了复原性的研究,部分农村市场发展情况上溯到清初。全文通过近代时期豫西北农村市场的研究,清晰地认识到豫西北农村市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是集镇市场和庙会市场的发展,豫西北农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化市场倾向进一步增强,近代交通格局的变迁改变了豫西北农村市场的空间分布结构,总之,豫西北农村市场对豫西北农村社会转型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豫西北 近代时期 农村市场 社会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928.6;K2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3
  • 第一章 绪论13-18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13-14
  • 一、选题之缘由13
  • 二、选题之意义13-14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14-15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15-17
  • 一、研究方法15-16
  • 二、资料来源16-17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和思路17-18
  • 第二章 豫西北环境与近代社会18-23
  • 第一节 自然环境18-20
  • 一、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类型18
  • 二、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18-19
  • 三、自然资源与水文特征19
  • 四、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19-20
  • 第二节 社会环境20-23
  • 一、近代政局20-21
  • 二、商业与人口21-23
  • 第三章 近代豫西北集镇市场研究23-39
  • 第一节 集镇数量考证和发展趋势23-27
  • 一、集镇数量之考证23-25
  • 二、集镇数量之发展趋势25-27
  • 第二节 集镇集期特征27-32
  • 第三节 集镇空间分布特征32-37
  • 第四节 集镇的作用37-39
  • 第四章 近代豫西北农村专业市场39-64
  • 第一节 粮食市场39-43
  • 一、余粮输出县39-41
  • 二、粮食运销及其集散地41-43
  • 三、粮食集散地的分布特征43
  • 第二节 棉花市场43-48
  • 一、棉花之产区43-45
  • 二、棉花之销路45-46
  • 三、棉花之集散地46-47
  • 四、棉花集散地的分布特征47-48
  • 第三节 烟草市场48-50
  • 一、烟草的种植与种植区48-49
  • 二、烟草销路49-50
  • 三、烟草集散地50
  • 第四节 中药材市场50-53
  • 一、中药材的种植与种植区50-51
  • 二、中药材销路51-52
  • 三、中药材集散地52-53
  • 第五节 土特产品市场53-58
  • 一、山货市场53-56
  • 二、皮毛等畜产类市场56-57
  • 三、鸡蛋蛋粉类市场57-58
  • 第六节 手工业产品市场58-64
  • 一、草帽辫市场58-60
  • 二、棉布市场60-61
  • 三、柞蚕(茧绸)市场61-64
  • 第五章 近代豫西北庙会市场研究64-74
  • 第一节 庙会之分布与规模考察64-65
  • 第二节 庙会之会期65-68
  • 第三节 庙会之组织管理68
  • 第四节 庙会之功能演变68-70
  • 第五节 庙会市场之个案考察70-72
  • 第六节 庙会之区域差异及其作用72-74
  • 第六章 近代豫西北交通与农村市场变迁74-96
  • 第一节 古代运输方式与农村市场的关系74-78
  • 一、陆运74-75
  • 二、水运75-78
  • 第二节 铁路运输与沿线农村市场的变化78-88
  • 一、平汉铁路与沿线农村市场的变化78-81
  • 二、道清铁路与沿线农村市场的变化81-85
  • 三、陇海铁路与沿线农村市场的变化85-88
  • 第三节 公路运输与沿线农村市场的变化88-93
  • 第四节 近代交通对豫西北农村市场的影响93-96
  • 第七章 近代豫西北农村市场与社会变迁96-108
  • 第一节 农村市场作用下的农业变迁96-99
  • 一、农业之改良96-98
  • 二、农业结构之变化98-99
  • 第二节 农村市场结构变迁99-101
  • 一、农村市场交易主体结构的变化99-100
  • 二、农民对农村市场依赖程度的加深100
  • 三、农村市场商品结构的变化100-101
  • 第三节 农村市场与手工业的变迁101-104
  • 一、传统农村手工业101-102
  • 二、近代农村手工业102-103
  • 三、手工业人数的增多103-104
  • 第四节 农村商业与农村社会变化104-108
  • 一、商业组织形式的改变104-105
  • 二、农村金融的变化105-107
  • 三、农村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107-108
  • 结论108-110
  • 参考文献110-119
  • 附录119-155
  • 致谢155-1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15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全有;;对“铁路与近代河南经济”专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6期


  本文关键词:近代豫西北农村市场与社会转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29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b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