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当前我国农民工非制度化利益诉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3 15:24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庞大群体,已成为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为了更好的保护他们利益,中央和地方各级立法机关加大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力度,但他们通过制度化渠道的利益诉求却往往以失败告终,进而选择了非制度化利益诉求方式,从而扩大影响,形成舆论压力,激活相关制度,维护受侵利益。近几年,农民工的非制度化利益诉求呈扩大性、严重性、破坏性和集体性的趋势,其扰乱社会秩序、影响民主法治进程、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研究农民工的非制度化利益诉求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以社会公平理论和现代社会冲突理论为指导,从案例比较分析入手,对农民工非制度化利益诉求行为进行分析。首先结合案例分析了他们以死抗争、集体示威和武力维权三种非制度化利益诉求方式的特征和影响,指明了主体的集体性、动机的利益性、行为的主动性、手段的非理性和结果的制度性特征,并说明其消极影响是大于积极影响的。其次,对农民工非制度化利益诉求行为的成因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缺陷、地方政府少作为或不作为、缺乏有效社会组织支持这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构建规范农民工利益诉求的制度环境、地方行政执法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权益保障方面研究
        1.2.2 维权方面研究
    1.3 研究方案
        1.3.1 理论工具
        1.3.2 方法工具
        1.3.3 概念界定
    1.4 内容结构和研究创新
        1.4.1 内容结构
        1.4.2 研究创新
2 农民工非制度化利益诉求的表现、特征与影响
    2.1 农民工非制度化利益诉求的表现
        2.1.1 以死抗争
        2.1.2 集体示威
        2.1.3 武力维权
    2.2 农民工非制度化利益诉求的特征
        2.2.1 主体的集体性
        2.2.2 动机的利益性
        2.2.3 行为的主动性
        2.2.4 手段的非理性
        2.2.5 结果的制度性
    2.3 农民工非制度化利益诉求的影响
        2.3.1 积极影响
        2.3.2 消极影响
3 农民工非制度化利益诉求的成因分析
    3.1 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缺陷
        3.1.1 程序繁琐
        3.1.2 成本高昂
        3.1.3 操作性不强
        3.1.4 实效性不足
    3.2 地方政府少作为或不作为
        3.2.1 执法不严,监督不力
        3.2.2 偏向资方利益
        3.2.3 成为利益侵害主体
        3.2.4 执法力量不足
    3.3 缺乏有效社会组织支持
        3.3.1 企业工会依附性强,难以真正代表农民工利益
        3.3.2 律师事务所不愿代理相关案件,帮农民工维权艰难
        3.3.3 非政府组织维权面临困境
4 化解农民工非制度化利益诉求的对策
    4.1 构建规范农民工利益诉求的制度环境
    4.2 构建规范农民工利益诉求的地方行政执法环境
    4.3 构建规范农民工利益诉求的社会组织环境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民工维权中的“自助行为”及其引导[J]. 姚俊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2]农民工集体行动的策略——基于X厂3位组织精英的个案分析[J]. 周林刚,冯建华.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9(01)
[3]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J].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  社会学研究. 2009(01)
[4]中国农民工的依法维权[J]. 于建嵘.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06)
[5]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利益表达行为的实证分析[J]. 王金红,黄振辉.  开放时代. 2008(03)
[6]从自然和社会层面看农民工的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障[J]. 严新明,童星.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7]农民工受歧视的二元制度分析[J]. 胡学勤.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4)
[8]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J]. 张俊良,何晓玉,陈丹.  农村经济. 2007(05)
[9]从非制度化到制度化——农民工政治参与模式的变迁[J]. 孙中民.  江西社会科学. 2007(04)
[10]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机制创新研究[J]. 赵建春,刘长发.  学习论坛. 2007(04)



本文编号:3319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19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4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