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从官僚资本企业到国营企业 ——1949—1952年北京市清河制呢厂的接管与改造

发布时间:2021-08-04 20:16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没收、接管和改造官僚资本企业,建立起国营企业的基础。然而,这一转变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中共进行多方面的整合和改造。本文以当时北京市最大的官僚资本纺织工厂——清河制呢厂为个案,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微观的观察。对清河制呢厂,中共在接管后逐步清除封建把头,从“人”的层面颠覆了旧有管理格局;开展生产竞赛,加强职工教育,不但恢复了生产,而且锻炼了工人队伍,强化了工人对中共的认同和支持;把民主制度引入到经济组织中来,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调动工人及各方面力量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扬弃苏联一长制经验,沿用革命年代党管一切的办法,建立工厂党委,保证党对国营企业的领导;暂时实行“原职原薪”、个别调整的办法,保证企业平稳过渡,待条件成熟时再彻底改革工资制度,改行八级工资制,缩小等级数量,拉大等级差额,以刺激职工发展生产、学习技术的积极性。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清河制呢厂从原来官僚科层僵化的企业转变成为生气勃勃的国营企业。当然,至少到目前为止,国有经济究竟应该如何管理始终在路上,建国初期通过接管、改造建立起来的类似于清河制呢厂这样的国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最终落得不同的命...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史料说明
    四、相关概念说明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节 接管前后的清河制呢厂
    一、清河制呢厂历史沿革
    二、清河制呢厂原状
    三、清河制呢厂的接管
第二节 新职工的诞生
    一、清除旧把头
    二、开展生产竞赛
    三、职工业余教育和时事教育
第三节 工厂管理机构的革新
    一、工厂管理委员会的建立
    二、工厂内部的党政工关系
第四节 工资制度改革
    一、清河制呢厂原有工资状况
    二、清河制呢厂的工资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毛泽东时代的国企职代会与国家基层治理逻辑[J]. 李晚莲.  开放时代. 2012(10)
[2]1949~1952年被接管官僚资本企业转化为新中国国营企业的历史考察——以上海国营纺织企业接管、改造与建制过程为中心[J]. 朱婷.  上海经济研究. 2012(09)
[3]解放初期上海国营企业旧工资制度的初步改造——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为中心的分析[J]. 朱婷.  史林. 2011(04)
[4]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产生及其历史作用——以北京市情况为例[J]. 张浩.  企业导报. 2009(10)
[5]对国营经济在中国领导地位确立及作用的历史考察[J]. 陈士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6]解放初期的管理民主化运动[J]. 史志.  工会博览. 2003(11)
[7]建国初期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J]. 白云涛.  党史天地. 2002(12)
[8]建国初期湖北没收官僚资本的措施及成效[J]. 严雄飞.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2(06)
[9]工人阶级的第二次翻身──解放初期上海民主改革运动纪实[J]. 王申.  党史文汇. 1998(04)
[10]建国初期上海国营企业的民主改革[J]. 沈逸静.  上海党史研究. 1998(01)

博士论文
[1]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从政企合一到分离[D]. 李亚雄.华中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1950年代工厂工资改革的利弊及影响[D]. 孙洁.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建国初期上海私营企业年奖制度改革研究-1949-1955年[D]. 陶丽.上海师范大学 2012
[3]企业一长制:“兴”与“废”的变奏曲[D]. 胡晶.中共中央党校 2011
[4]建国初期基层工会职能转变研究[D]. 鲍静.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上海企业领导体制变迁及企业内党与政、工、团的关系研究(1949~1966)[D]. 余富团.华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22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22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a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