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中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演进及评析

发布时间:2021-08-08 18:44
  贫困是一种世界性现象,而在中国尤为严重,新中国建国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巨大努力下,扶贫减贫取得重大成就,但是由于长期的历史积累,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使得扶贫减贫问题变得尤为沉重,以至于称为最终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条件,直接影响着国家与社会经济发展,因而上升为21世纪初期的国家大政。有关扶贫的研究成果呈多学科多元化趋向,有从政府责任角度研究者,亦有从减贫经验研究者,今年多从精准扶贫政策研究者。借鉴诸多研究成果,梳理建国以来中国政府扶贫政策的历史沿革,分析其得失经验,比较贫困线标准,剖析扶贫减贫难题,揭示精准扶贫攻坚的难度与挑战,推衍出政策执行的政策建议,以利于政府取信于民实现承诺,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序言
    (一)持续扶贫为何贫困仍大量存在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理论和方法
    (四)论文框架
二、中国农村贫困现状
    (一)农村贫困人口数量
    (二)中国政府扶贫脱贫的贡献
        1.中国贫困人口的国际比较
        2.中国的减贫贡献
三、中国的扶贫减贫政策沿革
    (一)改革开放前的救济式扶贫
    (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性减贫
    (三)以贫困县为主要载体的扶贫形式(1986~1994年)
    (四)专项扶贫为主的扶贫攻坚(1995~2000年)
    (五)21世纪初前10年的扶贫
    (六)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之关键——精准扶贫(2011~2020)
四、中国贫困线数据变化
    (一)中国贫困线的测算方法
    (二)国际贫困人口的测算方法
    (三)中国农村贫困的国际比较
五、中国政府扶贫政策得失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方略
        1.经济增长推动规模减贫
        2.中国扶贫减贫的政治生态
        3.依据贫困状态变迁的政策调整
    (二)中国扶贫减贫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贫困对象识别问题
        2.扶贫政策执行中的效率问题
        3.农业产业政策的失衡
        4.中国的扶贫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性弱
六、实现精准扶贫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面临更大挑战
    (二)扶贫资源供给的非规范化问题
    (三)更高水准的减贫
    (四)从绝对贫困走向相对贫困
    (五)合理发挥政府的扶贫减贫职能
    (六)城镇化仍是中国治理贫困的重要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大规模减贫的经验:基于扶贫战略和政策的历史考察[J]. 曾小溪,汪三贵.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深化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J]. 黄承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3]精准扶贫战略落实与综合减贫体系构建思考[J]. 欧阳煌.  财政研究. 2017(07)
[4]整体性扶贫:中国农村开发扶贫运行机制研究[J]. 许文文.  农业经济问题. 2017(05)
[5]中国贫困及减贫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视角考察[J]. 贺胜年,张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6]社会治理与精准扶贫[J]. 王晓毅.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7]农户多维贫困测量及2020年后展望[J]. 毕洁颖,黄佳琦.  农业展望. 2017(01)
[8]关于中国减贫经验国际化的讨论[J]. 李小云,马洁文,唐丽霞,徐秀丽.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9]贫困类型与减贫战略选择[J]. 党国英.  改革. 2016(08)
[10]我国减贫实践探索及其理论创新:1978~2016年[J]. 张琦,冯丹萌.  改革. 2016(04)



本文编号:3330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30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5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