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安徽省公共决策中的民主党派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6 11:03
  政党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政党一经成立,即代表着自己所联系的群体利益,从事政治活动。政治活动主要是围绕国家政权展开的,在阶级社会里,政党一般是以夺取政权为目的而存在。因此,政党是制定、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主体。所谓公共决策即指公共组织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做出的决定,公共决策一般包括议程设立、制定、实施、评估等过程,政党在公共决策的各个环节输入自身利益诉求,从而影响公共决策。西方各政党一般通过选举形式进行竞选,轮流执政,获得影响公共决策的权力。与西方不同,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规定了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党派主要通过以政协为载体的政治协商形式参政议政,参与公共决策。中国的政治协商与西方协商民主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相同点是都强调公民以协商主体身份进行平等对话,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不同点在于西方的协商民主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生成的产物,理论界希望协商民主能对选举民主进行补充,中国的政治协商则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能够较好地吸收公民意见,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从而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民主党派可以在...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5 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政党与公共决策
    2.2 中国政党制度与公共决策
    2.3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主要途径
    2.4 民主党派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第3章 安徽省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实践分析
    3.1 民主党派发展情况
    3.2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内部机制
    3.3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外部环境
    3.4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实际效果
第4章 安徽省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的问题
    4.1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缺乏具体的制度保障
    4.2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缺乏文化环境
    4.3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存在不足
第5章 促进民主党派在公共决策中发挥作用的对策
    5.1 建立有利于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工作机制
    5.2 营造有利于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文化环境
    5.3 民主党派自身需要提高素质与能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协商民主的实践经验[J]. 马黎晖.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2]试论协商民主对代议民主之超越及价值[J]. 王书慧.  中外企业家. 2011(18)
[3]关于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决策的思想方法透视[J]. 郑又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4]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分析——以近十年民主党派浙江省委会提交的提案为分析对象[J]. 祝淑月.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01)
[5]坚持、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J]. 张献生,吴茜.  新视野. 2007(05)
[6]“协商民主”若干问题初探[J]. 浦兴祖.  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4)
[7]政治协商: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J]. 虞崇胜,王洪树.  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 2007(02)
[8]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J]. 燕继荣.  科学社会主义. 2006(06)
[9]协商民主引论[J]. 陈家刚.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03)



本文编号:3364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64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e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