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进程与农民利益关系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2 05:2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富余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现阶段,农民利益包括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农民权益。该项研究拟对“三化”、农民利益的内涵及“三化”之间及其与农民利益问题研究进行分析,并对河南省“三化”与农民收入做实证研究,全面掌握河南省“三化”进程中农民利益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障农民利益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快“三化”进程,促进农民利益保障的对策及政策性建议,以便为省政府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制定农民利益保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及不足
2 “三化”、农民利益的内涵及“三化”之间及其与农民利益问题研究
2.1 农民利益的内涵及国外发达国家保障农民利益的经验及借鉴
2.1.1 农民利益的内涵
2.1.2 国外发达国家保障农民利益的经验及借鉴
2.2 “三化”之间及与农民利益问题研究
2.2.1 “三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2.2 “三化”与农民利益
3 河南省“三化”与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3.1 指标与分析方法
3.1.1 指标与分析方法
3.1.2 建立回归模型
3.1.3 模型分析结论
4 河南省“三化”进程中农民利益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三化”与增加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4.1.1 农民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
4.1.2 农民增收困难
4.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多
4.2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4.2.1 失地农民现状
4.2.2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4.3 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4.3.1 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4.3.2 社会保障权利缺失
4.3.3 民主政治权益难以实现
4.3.4 社会权益得不到尊重
5 加快“三化”进程,促进农民利益保障的对策及政策性建议
5.1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保障措施
5.1.1 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
5.1.2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
5.1.3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竞争力
5.1.4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5.1.5 加快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及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5.2 增加农民收入的保障措施
5.2.1 改革“二元”经济体制,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5.2.2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劳动力
5.2.3 以政策保障农民增收
5.2.4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5.3 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措施
5.3.1 改革现有的补偿制度,增加征地补偿内容,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5.3.2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5.3.3 切实抓好失地农民再就业工作
5.3.4 建立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制度
5.4 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措施
5.4.1 充分利用政府职能, 审慎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5.4.2 完善立法、规范法制,加强执法力度,为维护农民工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5.4.3 加大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5.4.4 改革和完善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的制度和政策
参考文献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农民增收障碍分析与对策[J]. 何凤霞.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13)
[2]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势[J]. 冯继康. 中国农村经济. 2007(03)
[3]加拿大农业保险的经历和经验[J]. Milton Boyd,Jeffrey Pai,易细纯,张峭. 中国农村经济. 2007(02)
[4]中国农民权益保护状况分析——《农业法》第九章“农民权益保护”实施情况调查[J]. 李小云,左停,李鹤. 中国农村观察. 2007(01)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思考[J]. 顾益康,黄冲平. 农业经济问题. 2006(10)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J]. 贺聪志,李玉勤. 农业经济问题. 2006(10)
[7]“市民”概念的重构与我国农民市民化道路研究[J]. 葛正鹏. 农业经济问题. 2006(09)
[8]OECD国家农业支持和政策改革[J]. 李先德. 农业经济问题. 2006(07)
[9]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对策探析[J]. 段进军,陆田.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10]用“三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尝试——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实践[J]. 王联实. 农业经济. 2006(05)
本文编号:3378402
【文章来源】: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及不足
2 “三化”、农民利益的内涵及“三化”之间及其与农民利益问题研究
2.1 农民利益的内涵及国外发达国家保障农民利益的经验及借鉴
2.1.1 农民利益的内涵
2.1.2 国外发达国家保障农民利益的经验及借鉴
2.2 “三化”之间及与农民利益问题研究
2.2.1 “三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2.2 “三化”与农民利益
3 河南省“三化”与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3.1 指标与分析方法
3.1.1 指标与分析方法
3.1.2 建立回归模型
3.1.3 模型分析结论
4 河南省“三化”进程中农民利益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三化”与增加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4.1.1 农民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
4.1.2 农民增收困难
4.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多
4.2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4.2.1 失地农民现状
4.2.2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4.3 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4.3.1 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
4.3.2 社会保障权利缺失
4.3.3 民主政治权益难以实现
4.3.4 社会权益得不到尊重
5 加快“三化”进程,促进农民利益保障的对策及政策性建议
5.1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保障措施
5.1.1 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
5.1.2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
5.1.3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竞争力
5.1.4 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形成统一、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5.1.5 加快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及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5.2 增加农民收入的保障措施
5.2.1 改革“二元”经济体制,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5.2.2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劳动力
5.2.3 以政策保障农民增收
5.2.4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5.3 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措施
5.3.1 改革现有的补偿制度,增加征地补偿内容,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5.3.2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5.3.3 切实抓好失地农民再就业工作
5.3.4 建立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制度
5.4 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措施
5.4.1 充分利用政府职能, 审慎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5.4.2 完善立法、规范法制,加强执法力度,为维护农民工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5.4.3 加大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5.4.4 改革和完善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的制度和政策
参考文献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农民增收障碍分析与对策[J]. 何凤霞.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13)
[2]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势[J]. 冯继康. 中国农村经济. 2007(03)
[3]加拿大农业保险的经历和经验[J]. Milton Boyd,Jeffrey Pai,易细纯,张峭. 中国农村经济. 2007(02)
[4]中国农民权益保护状况分析——《农业法》第九章“农民权益保护”实施情况调查[J]. 李小云,左停,李鹤. 中国农村观察. 2007(01)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思考[J]. 顾益康,黄冲平. 农业经济问题. 2006(10)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J]. 贺聪志,李玉勤. 农业经济问题. 2006(10)
[7]“市民”概念的重构与我国农民市民化道路研究[J]. 葛正鹏. 农业经济问题. 2006(09)
[8]OECD国家农业支持和政策改革[J]. 李先德. 农业经济问题. 2006(07)
[9]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对策探析[J]. 段进军,陆田.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10]用“三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尝试——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实践[J]. 王联实. 农业经济. 2006(05)
本文编号:3378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78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