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妇联主导下城乡农产品对接模式探究——基于组织网络化视角
发布时间:2021-09-06 20:53
如何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加剧了农产品城乡对接的困难,引发政府部门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选择四川省青神县基层妇联主导下的城乡农产品对接案例,基于组织网络化视角,分析不同组织间合作网络的构成、多元主体间的目标耦合与协同发展。研究表明,在整个组织合作网络结构中,基层妇联处于枢纽性节点位置,承担组织服务、资源链接、信息筛选等多项职能,并以此构建起组织间的沟通与信任机制,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寻求优质农产品的购买需求,而且帮助小农户拓展销售渠道实现增收,稳定家庭生计安全,从而实现城乡互动融合发展。
【文章来源】:妇女研究论丛.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组织间合作网络的分析框架
组织间合作网络的形成受外生性和内生性因素的叠加影响。一方面,个体组织在面临外部环境不利影响或压力胁迫时,会进行组织间横向联合;另一方面,组织内部有强烈的互惠合作意愿,追求1+1>2的效果,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探索多维目标的完成。当前组织合作跨度较广,既可以是政府内部组织间合作,也可以涉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协调,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趋势明显,逐步丰富拓展了组织间合作网络。组织间合作网络模式划分具有多重分类标准,按照网络中是否存在中介者和中介者是否为网络成员这一双重标准可分为共享型、核心管理型、行政机构型三种组织网络结构[13](PP229-257)。不同网络结构形态存有差异,本文所研究的组织合作网络如图2所示。(一)不同组织间合作网络构成动因
不同组织间的有效沟通机制体现在对信息的传播、加工处理及有效转换等层面,从整个信息链条各环节加以完善,确保信息沟通的时效性与广度。在青神县妇联组织的“城乡生态农产品直通车”活动中,生产者与消费者虽然未能直接实现组织间的面对面沟通,但基于农产品信息的宣传与接收而间接实现了沟通交流。从信息沟通交流的载体来看,一方面是以“生态农产品手绘地图”为代表的整体直观性实物载体,另一方面是以“微信—抖音—快手”为代表的新媒体宣传沟通矩阵。作为资源型枢纽组织的青神县妇联,为助力山区农特产品的信息宣传,使城市消费者尽可能地详细了解产品相关信息,借助社会志愿者个体力量,组织开展对大学生志愿者绘画基础技能的培训,并协调其前往有意愿合作的村庄,深入农户家中,收集生态农产品类别、农户地理位置等信息,并结合村庄整体性分布信息,用图例的形式标注在手绘地图中。例如,中岩村生态农产品手绘地图(见图3),不仅清晰地展现出村庄农副产品(包括茶叶、生态林下鸡、跑山猪和新鲜的瓜果蔬菜等),而且可以从中了解提供农产品的农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所属编号。这种以生态农产品手绘地图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形式,除完成农产品生产信息初加工,以地理坐标形式丰富产品附加信息,扩大农产品信息加载量外,还改变了传统纯文字式宣传模式。手绘地图更为直观新颖,增加了信息的可读性,实现了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迅速传播,尤其便利了自驾游旅行者,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沟通方式与媒介选择出现新变化,传统的线下沟通已不能单方面满足当前人们对信息沟通动态化、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借助新媒体力量进行信息沟通成为一种新形式。在安家坝村内,一些妇女群体利用自媒体客户端如微信、快手、抖音等平台,发布一些与自家生态农产品相关的信息,通过故事讲述的形式展现农户生产创业信息,真实、生动地展示农特产品种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观看者更为直观、全面地了解产品信息,充分体现产品可追溯的理念,打消消费者的安全顾虑,从而增加潜在消费者数量。面对市场上庞杂的生产信息,消费者信息筛选成本很大,妇联组织在合作网络中承担了部分信息筛选职能。城市消费者通过线上或线下的信息沟通形式获取相关农产品的产销信息,基于自身家庭的购买需求,通过妇联和乡村妇女儿童促进会共同搭建起线上组织,借助微信群、电话等媒介提交生态农产品订单信息,再由妇联组织将产品订单信息反馈给村庄合作社,在合作社组织下联合物流公司进行农产品需求匹配与农产品输送,由此形成一个开放的信息传播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差异化需求、信息传递结构与资源依赖中的组织间合作[J]. 邱泽奇,由入文. 开放时代. 2020(02)
[2]应急管理组织间网络研究的新进展[J]. 胡倩.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0(01)
[3]美国应急管理组织间网络研究述评[J]. 胡倩.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9(01)
[4]合作网络与绩效管理:公共管理实证研究中的应用及理论展望[J]. 朱凌.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9(01)
[5]组织间合作网络构建:基于多主体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研究[J]. 李洪佳.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6]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J]. 康伟,陈茜,陈波. 公共行政评论. 2014(06)
[7]纵向横向网络中的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机制——基于行业协会行为策略的多案例比较研究[J]. 汪锦军,张长东. 公共行政评论. 2014(05)
[8]网络治理研究前沿与述评[J]. 李维安,林润辉,范建红. 南开管理评论. 2014(05)
[9]非常规突发事件跨组织合作网络结构演化机理研究——以2008年桂林冰雪灾害为例[J]. 苏陈朋,韩传峰. 软科学. 2014(08)
[10]妇联组织横向合作网络的建构[J]. 陆春萍. 甘肃社会科学. 2014(03)
本文编号:3388156
【文章来源】:妇女研究论丛.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组织间合作网络的分析框架
组织间合作网络的形成受外生性和内生性因素的叠加影响。一方面,个体组织在面临外部环境不利影响或压力胁迫时,会进行组织间横向联合;另一方面,组织内部有强烈的互惠合作意愿,追求1+1>2的效果,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探索多维目标的完成。当前组织合作跨度较广,既可以是政府内部组织间合作,也可以涉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协调,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趋势明显,逐步丰富拓展了组织间合作网络。组织间合作网络模式划分具有多重分类标准,按照网络中是否存在中介者和中介者是否为网络成员这一双重标准可分为共享型、核心管理型、行政机构型三种组织网络结构[13](PP229-257)。不同网络结构形态存有差异,本文所研究的组织合作网络如图2所示。(一)不同组织间合作网络构成动因
不同组织间的有效沟通机制体现在对信息的传播、加工处理及有效转换等层面,从整个信息链条各环节加以完善,确保信息沟通的时效性与广度。在青神县妇联组织的“城乡生态农产品直通车”活动中,生产者与消费者虽然未能直接实现组织间的面对面沟通,但基于农产品信息的宣传与接收而间接实现了沟通交流。从信息沟通交流的载体来看,一方面是以“生态农产品手绘地图”为代表的整体直观性实物载体,另一方面是以“微信—抖音—快手”为代表的新媒体宣传沟通矩阵。作为资源型枢纽组织的青神县妇联,为助力山区农特产品的信息宣传,使城市消费者尽可能地详细了解产品相关信息,借助社会志愿者个体力量,组织开展对大学生志愿者绘画基础技能的培训,并协调其前往有意愿合作的村庄,深入农户家中,收集生态农产品类别、农户地理位置等信息,并结合村庄整体性分布信息,用图例的形式标注在手绘地图中。例如,中岩村生态农产品手绘地图(见图3),不仅清晰地展现出村庄农副产品(包括茶叶、生态林下鸡、跑山猪和新鲜的瓜果蔬菜等),而且可以从中了解提供农产品的农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所属编号。这种以生态农产品手绘地图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形式,除完成农产品生产信息初加工,以地理坐标形式丰富产品附加信息,扩大农产品信息加载量外,还改变了传统纯文字式宣传模式。手绘地图更为直观新颖,增加了信息的可读性,实现了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迅速传播,尤其便利了自驾游旅行者,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沟通方式与媒介选择出现新变化,传统的线下沟通已不能单方面满足当前人们对信息沟通动态化、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借助新媒体力量进行信息沟通成为一种新形式。在安家坝村内,一些妇女群体利用自媒体客户端如微信、快手、抖音等平台,发布一些与自家生态农产品相关的信息,通过故事讲述的形式展现农户生产创业信息,真实、生动地展示农特产品种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观看者更为直观、全面地了解产品信息,充分体现产品可追溯的理念,打消消费者的安全顾虑,从而增加潜在消费者数量。面对市场上庞杂的生产信息,消费者信息筛选成本很大,妇联组织在合作网络中承担了部分信息筛选职能。城市消费者通过线上或线下的信息沟通形式获取相关农产品的产销信息,基于自身家庭的购买需求,通过妇联和乡村妇女儿童促进会共同搭建起线上组织,借助微信群、电话等媒介提交生态农产品订单信息,再由妇联组织将产品订单信息反馈给村庄合作社,在合作社组织下联合物流公司进行农产品需求匹配与农产品输送,由此形成一个开放的信息传播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差异化需求、信息传递结构与资源依赖中的组织间合作[J]. 邱泽奇,由入文. 开放时代. 2020(02)
[2]应急管理组织间网络研究的新进展[J]. 胡倩.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0(01)
[3]美国应急管理组织间网络研究述评[J]. 胡倩.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9(01)
[4]合作网络与绩效管理:公共管理实证研究中的应用及理论展望[J]. 朱凌.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9(01)
[5]组织间合作网络构建:基于多主体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研究[J]. 李洪佳.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6]公共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分析[J]. 康伟,陈茜,陈波. 公共行政评论. 2014(06)
[7]纵向横向网络中的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机制——基于行业协会行为策略的多案例比较研究[J]. 汪锦军,张长东. 公共行政评论. 2014(05)
[8]网络治理研究前沿与述评[J]. 李维安,林润辉,范建红. 南开管理评论. 2014(05)
[9]非常规突发事件跨组织合作网络结构演化机理研究——以2008年桂林冰雪灾害为例[J]. 苏陈朋,韩传峰. 软科学. 2014(08)
[10]妇联组织横向合作网络的建构[J]. 陆春萍. 甘肃社会科学. 2014(03)
本文编号:3388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388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