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22:49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天下稳。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的重要发展时期,农村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稳定,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而种种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三农”问题中,相当多的内容其实就是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对于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和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解决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就是缓解“三农”问题的极为重要的一个途径。而为农民提供必要的公共品是我国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如从2004年开始至今连续十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现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然而,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在我国广大农村一直普遍存在。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的不足、质量的低下以及供求关系的失衡等等现象,导致了我国农业发展停滞不前、农村社会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效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农村安全稳定、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从政府行政管理角度研究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对策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主要创新点
1.4.2 本文主要不足之处
2. 农村公共品的概念和理论概述
2.1 农村公共品的定义和特征
2.1.1 农村公共品的含义
2.1.2 农村公共品的特征
2.2 农村公共品的功能
2.2.1 为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保障
2.2.2 增加农民稳定预期,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发展
2.2.3 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
2.2.4 有利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统一市场
3.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
3.1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现状
3.1.1 供给总量不断增加
3.1.2 自上而下的供给体制
3.1.3 政府起主导作用
3.2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3.2.1 供给资金比重下降、总量不足
3.2.2 供给效率低、质量差
3.2.3 供需结构失衡
3.2.4 供给主体责任不清、农民负担重
3.2.5 供给渠道单一
4. 造成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困境的成因分析
4.1 城乡分割的二元供给政策造成的制度缺陷
4.1.1 我国城乡二元分割供给制度的缘起
4.1.2 倾斜性的二元供给政策导致有效供给对策缺失
4.2 行政命令式的供给决策造成的决策机制缺陷
4.2.1 政府“自上而下”决策程序的影响
4.2.2 农民缺乏代表自身利益和表达自身需求组织的影响
4.3 单一的供给渠道造成的供给模式缺陷
4.3.1 政府供给:渠道单一、负担沉重
4.3.2 市场供给:组织乏力、功能有限
4.3.3 非营利组织供给:缺少扶持、发展缓慢
4.3.4 农民自愿供给:管理不力、缺乏监督
4.4 各级政府权责不清造成的政府职能缺陷
4.4.1 中央政府承担的供给责任不足
4.4.2 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5.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对策研究
5.1 建立并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政府职能体系
5.1.1 正确定位中央政府的供给职能
5.1.2 合理定位地方政府的供给职能
5.1.3 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
5.2 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
5.2.1 完善我国农村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
5.2.2 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和信息收集机制
5.2.3 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政府与农民双向决策机制
5.3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格局
5.3.1 坚持政府在多元化供给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5.3.2 加快推进农村公共品的市场供给
5.3.3 大力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村公共品的自愿供给
5.3.4 积极探索农村公共品的 PPP 供给
5.4 建立并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机制
5.4.1 政府财政渠道
5.4.2 市场渠道
5.4.3 其它渠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原因探析[J]. 刘新. 农业经济. 2009(05)
[2]中国财政提供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问题研究[J]. 李尽法,许正中. 宏观经济研究. 2008(07)
[3]从“社队”到“社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J]. 项继权. 理论学刊. 2007(11)
[4]关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J]. 许陵. 经济研究参考. 2006(23)
[5]公共产品供给的“第四条道路”——PPP 模式研究[J]. 唐祥来. 经济经纬. 2006(01)
[6]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现状、问题与对策[J]. 陈小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4)
[7]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报告[J]. 财政部农业司《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课题组. 农业经济问题. 2004(07)
[8]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视角[J]. 楚永生. 求索. 2004(06)
[9]多数劣势与消费者代表:集体行动的逻辑[J]. 田学斌,贾小玫. 南方经济. 2004(01)
[10]“管理主义”与中国公共管理改革的模式选择[J]. 郭剑鸣. 经济体制改革. 2003(05)
博士论文
[1]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 王永莲.西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58309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主要创新点
1.4.2 本文主要不足之处
2. 农村公共品的概念和理论概述
2.1 农村公共品的定义和特征
2.1.1 农村公共品的含义
2.1.2 农村公共品的特征
2.2 农村公共品的功能
2.2.1 为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保障
2.2.2 增加农民稳定预期,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发展
2.2.3 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
2.2.4 有利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统一市场
3.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
3.1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现状
3.1.1 供给总量不断增加
3.1.2 自上而下的供给体制
3.1.3 政府起主导作用
3.2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3.2.1 供给资金比重下降、总量不足
3.2.2 供给效率低、质量差
3.2.3 供需结构失衡
3.2.4 供给主体责任不清、农民负担重
3.2.5 供给渠道单一
4. 造成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困境的成因分析
4.1 城乡分割的二元供给政策造成的制度缺陷
4.1.1 我国城乡二元分割供给制度的缘起
4.1.2 倾斜性的二元供给政策导致有效供给对策缺失
4.2 行政命令式的供给决策造成的决策机制缺陷
4.2.1 政府“自上而下”决策程序的影响
4.2.2 农民缺乏代表自身利益和表达自身需求组织的影响
4.3 单一的供给渠道造成的供给模式缺陷
4.3.1 政府供给:渠道单一、负担沉重
4.3.2 市场供给:组织乏力、功能有限
4.3.3 非营利组织供给:缺少扶持、发展缓慢
4.3.4 农民自愿供给:管理不力、缺乏监督
4.4 各级政府权责不清造成的政府职能缺陷
4.4.1 中央政府承担的供给责任不足
4.4.2 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5.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对策研究
5.1 建立并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政府职能体系
5.1.1 正确定位中央政府的供给职能
5.1.2 合理定位地方政府的供给职能
5.1.3 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
5.2 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机制
5.2.1 完善我国农村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
5.2.2 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和信息收集机制
5.2.3 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政府与农民双向决策机制
5.3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格局
5.3.1 坚持政府在多元化供给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5.3.2 加快推进农村公共品的市场供给
5.3.3 大力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村公共品的自愿供给
5.3.4 积极探索农村公共品的 PPP 供给
5.4 建立并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机制
5.4.1 政府财政渠道
5.4.2 市场渠道
5.4.3 其它渠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原因探析[J]. 刘新. 农业经济. 2009(05)
[2]中国财政提供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问题研究[J]. 李尽法,许正中. 宏观经济研究. 2008(07)
[3]从“社队”到“社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J]. 项继权. 理论学刊. 2007(11)
[4]关于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J]. 许陵. 经济研究参考. 2006(23)
[5]公共产品供给的“第四条道路”——PPP 模式研究[J]. 唐祥来. 经济经纬. 2006(01)
[6]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现状、问题与对策[J]. 陈小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4)
[7]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报告[J]. 财政部农业司《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课题组. 农业经济问题. 2004(07)
[8]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视角[J]. 楚永生. 求索. 2004(06)
[9]多数劣势与消费者代表:集体行动的逻辑[J]. 田学斌,贾小玫. 南方经济. 2004(01)
[10]“管理主义”与中国公共管理改革的模式选择[J]. 郭剑鸣. 经济体制改革. 2003(05)
博士论文
[1]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 王永莲.西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58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458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