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当代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变化及其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30 12:42
  在二战结束后,关于发达国家工人阶级以及资产阶级的研究与争论不断,凸显出当代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要性,伴随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代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在战后的变化成为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其中对工人阶级的研究也各有不同,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中社会阶级构成的观念提出了挑战,新的关于西方发达国家阶级构成的理论众说纷纭。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的变化与构成成为了讨论中心,特别是围绕工人阶级中的中间层阶级更是争论不断。论文从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变化与工人运动的特点,客观全面的介绍当代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现状以及对发达国家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现状的客观考察,通过对发达国家工人运动出现的新变化的分析,利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当代发达国家工人阶级发生了那些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对工人运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从而正确认识发达国家工人阶级与工人运动的本质。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当代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的变化
    1.1 当代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1.1.1 当代发达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1.1.2 当代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
    1.2 当代发达国家工人阶级就业结构的变化
    1.3 当代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基本构成
        1.3.1 蓝领工人
        1.3.2 白领工人
        1.3.3 灰领工人
    1.4 当代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社会地位的变化
        1.4.1 生活条件的改善
        1.4.2 劳动环境的改善
        1.4.3 文化素质的提高
        1.4.4 工人持股并参与对公司的管理
第二章 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的工人运动
    2.1 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工人运动的趋势
    2.2 当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工人运动的特点
        2.2.1 工人运动形式更加缓和
        2.2.2 工人运动内容以经济诉求为主
        2.2.3 工人运动主体的广泛性
        2.2.4 工人运动的联合发展趋势
第三章 国外理论界的几种观点
    3.1 关于工人阶级的性质问题
        3.1.1 “小资产阶级”理论
        3.1.2 “无产阶级的有产化”理论
        3.1.3 “新中间阶级”理论
    3.2 关于工人运动的观点
第四章 正确认识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的性质及其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4.1 当代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性质问题
        4.1.1 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的标准
        4.1.2 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本质是无产阶级
        4.1.3 工人阶级仍然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4.2 当代发达国家工人运动未来的发展趋势
        4.2.1 当代发达国家工人运动更加具有灵活性
        4.2.2 当代发达国家工人运动更加具有普遍性
        4.2.3 当代发达国家工人运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工人阶级的解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五十年来,法国就业结构在发生变化[J]. 毛禹权.  工会博览. 2011(10)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劳资关系转变与工人阶级福利[J]. 曹婉莉.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3]从希腊大罢工看当代国际工人运动[J]. 罗文东,李龙强.  党建. 2010(05)
[4]社会主义政党与工人运动及工会的关系[J]. 殷叙彝.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04)
[5]从希腊大罢工分析当代国际工人运动的新特征[J]. 罗文东,李龙强.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4)
[6]从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新变化中透视其革命方式[J]. 朱小玲.  商情(教育经济研究). 2008(05)
[7]试析二战后西方工运特点与成因[J]. 杨光,李文明,梁桂林.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
[8]经济全球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J]. 吴波.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01)
[9]不变的雇佣劳动者——论西方国家工人阶级的现实地位[J]. 裴林保,王石磊,党胜利.  前沿. 2006(05)
[10]浅论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J]. 杨隆高.  德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01)

硕士论文
[1]资本主义新变化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均衡选择”[D]. 吴攀龙.兰州大学 2007
[2]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创新[D]. 孟艳.中共中央党校 2006
[3]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D]. 张义.武汉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66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466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5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