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村官监督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11:16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村民自治下的权力行使者,村官掌握有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由权力寻租带来的村官腐败现象也屡屡发生。这不仅直接的侵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大大降低了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情节严重者,还会引发、激化干群矛盾而造成群体性事件,严重破坏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村民自治的真正实现,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制约因素和“绊脚石”。村官是我国基层村民自治组织的直接领导与负责人,是我们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是党在农村的旗帜,是群众的领航船,他们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小官大贪、村官腐败现象频发,由此折射出来的村官监督的失位和缺位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随着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建立和健全我国村官监督制度,加强村官监督,对农村民主自治的实现乃至农村社会的发展稳定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村官腐败的案例,我们会惊人的发现,村民监督无力、同级监督无效和上级监管不当是村官监督过程中存在最主要问题。如何使村官监督主体归位,将村官监督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让村官监督的问题回归到既有制度,是解决村官...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第2章 村官腐败相关理论与村官监督必要性分析
    2.1 腐败与村官腐败
    2.2 村官腐败的类型、特点与特殊性
        2.2.1 村官腐败的主要类型
        2.2.2 村官腐败的主要特点
        2.2.3 村官腐败的特殊性
    2.3 加强村官监督的必要性
        2.3.1 从村官的产生看监督的必要性
        2.3.2 从村官的职能看监督的必要性
        2.3.3 从村民自治的现状看监督的必要性
第3章 村官监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村官监督的现状
        3.1.1 村官监督的相关法律规范
        3.1.2 目前村官监督的措施与意义
    3.2 目前村官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1 村民监督无力
        3.2.2 同级监督失效
        3.2.3 上级监管不当
第4章 村官监督制度完善的措施
    4.1 提高村民监督村官的积极性
        4.1.1 帮助建立村民监督意识
        4.1.2 建立健全村官监督机制体制
    4.2 理清两委关系,完善同级监管
    4.3 找准角色定位,加强乡镇府的监督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村官腐败的特点、原因及应对措施[J]. 艾金鹏,孙文成.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09)
[2]村官职务犯罪现状及法律分析[J]. 金文胜,柴建桢.  中国检察官. 2012(07)
[3]村民自治的问题与对策——湖北省黄石市村民自治情况调研报告[J]. 胡远培,熊德仁.  怀化学院学报. 2011(11)
[4]村官监督的路径分析[J]. 梁胜初.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03)
[5]村务公开制度建设问题探析[J]. 吴玉英.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08(03)
[6]关于村民自治的调查研究[J]. 刘友田.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7]关于完善我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J]. 肖炜.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08)
[8]正式体制、工作现实与血缘亲情——地方干部对农村宗族的多元立场与态度分析[J]. 肖唐镖.  中国农村观察. 2007(05)
[9]构建科学有效的村官监督机制[J]. 梁胜初.  行政与法. 2007(06)
[10]村级民主监督现实困境产生的症结及其对策探究[J]. 周伯承,吴恬.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1)

硕士论文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 张艳茹.内蒙古大学 2012
[2]村民自治机制下民主监督的制度创新研究[D]. 刘晓君.苏州大学 2011
[3]村民自治背景下的“村官”监督问题研究[D]. 李海燕.山东大学 2008
[4]从权力反腐败走向制度反腐败[D]. 孙忠良.华侨大学 2005
[5]村社区公共权力监督动作与制度的偏离[D]. 吴萍.浙江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70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470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c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